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12月23日)
来源:商务部 作者: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首先有一条信息需要向大家进行通报。

  【高峰】: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首先有一条信息需要向大家进行通报。

  一、2021年1-11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1-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40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折合99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折合1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1-1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66.5亿美元,同比增长8.2%。

  二是多个领域对外投资保持增长。1-11月,对外制造业投资1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7%。流向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信息服务等领域投资也呈增长态势。

  三是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多。1-11月,新签合同额上亿美元项目40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3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等领域。

  以上就是我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下面请提问。

  【经济参考报记者】:元旦春节临近,请问商务部在保供促消费,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方面将有哪些具体安排?

  【高峰】:元旦春节临近,商务部已经召开全国商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做好“两节”期间市场供应保障相关工作。

  一是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指导督促商贸流通企业根据节日市场消费特点,保障供应,丰富供给,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二是保障节日期间正常营业。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在节日期间正常营业,推动农批农贸市场、商超电商、外卖快递企业保持一定开业比例,满足消费者节日期间消费需求。三是确保货源供应充足。指导商贸流通企业预先安排运力,及时拓展供应渠道,充实肉类、耐储蔬菜等政府储备,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在经过两个月的反弹之后,11月消费增速再次回落至4%以下。商务部如何看消费增长趋势?在进一步打通消费堵点方面,商务部未来将采取哪些举措?

  【高峰】:受疫情多点散发、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总体看,我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乡消费同步回升。1-11月份,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34.6万亿元和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3%。

  二是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7%和21.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食品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8.8%。

  三是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1%、20.2%和16.3%,建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6.9%。

  四是新型消费快速发展。1-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占社零总额24.5%;新能源汽车销售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12.7%。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提升城市消费的同时,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持续稳定恢复和升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谢谢。

  【彭博新闻社北京分社记者】: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到明年初即将生效满两年,请问届时是否会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下一步是否会有第二阶段的谈判?

  【高峰】:协议生效以来,中方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供应链受阻等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推动双方共同落实。希望美方能为双方扩大贸易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目前,中美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如有进一步情况,我们会及时发布。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RCEP即将生效,接下来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落实好相关协议?在高水平开放方面,还将有什么举措?

  【高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国内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协定的生命在于实施。商务部将会同协定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有力拉动区域内贸易投资稳定增长,推进成员间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东亚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外国投资者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和发展红利。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工作指南》,对试点工作的管理、试点建设流程、标准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请问商务部如何看待试点工作对商贸流通领域将产生的影响?将如何增强试点可操作性?

  【高峰】: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主要是通过试点带动标准的实施推广,引导企业以高标准推动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等的提升,促进商贸流通行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此次试点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内外贸一体化。我们将引导试点单位积极使用国际通行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国内国外标准互认,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动贸易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指南》对试点的申请与受理、组织实施、评估验收进行了全面规范,将两年的试点期限细化为4个阶段,明确了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结构分类和构建方法,还列举了现有商务领域标准参考目录和标准体系的构建示例,可以对试点单位起到借鉴作用。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单位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商贸流通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谢谢。

  【浙江日报记者】:12月15日,《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发布,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持续加大塑料污染防治方面,中国一向是重要的推动者和践行者,请问新的一年商务部在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高峰】:12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67个成员联署发布《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声明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减少塑料污染方面的全球努力,提高塑料贸易统计透明度,加强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加强国际合作,开展专题讨论,交流经验,确定最佳实践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逐步减少、限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推广可循环、可降解的替代产品,提升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十四五期间,中国还将继续加大塑料污染防治力度。

  作为《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主要推动方之一,中方将和其他联署成员一起进一步争取更多成员参与讨论;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在贸易与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开展更多专题讨论;聚焦贸易政策最佳实践,推动在未来就贸易政策助力塑料污染防治形成具体成果,加强对发展中成员的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支持。谢谢。

  【高峰】: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4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5
扩散周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6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5月27日)
7
保持高压严打 遏制虚开骗税猖獗势头
8
数据折射民营企业外贸活力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12月23日)
商务部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首先有一条信息需要向大家进行通报。
 

  【高峰】: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首先有一条信息需要向大家进行通报。

  一、2021年1-11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1-11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40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折合991.3亿美元,同比增长4.3%)。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折合1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持续增长。1-11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66.5亿美元,同比增长8.2%。

  二是多个领域对外投资保持增长。1-11月,对外制造业投资163.5亿美元,同比增长3.7%。流向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信息服务等领域投资也呈增长态势。

  三是对外承包工程大项目增多。1-11月,新签合同额上亿美元项目404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3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电力工程等领域。

  以上就是我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下面请提问。

  【经济参考报记者】:元旦春节临近,请问商务部在保供促消费,确保人民群众过好“两节”方面将有哪些具体安排?

  【高峰】:元旦春节临近,商务部已经召开全国商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在抓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做好“两节”期间市场供应保障相关工作。

  一是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指导督促商贸流通企业根据节日市场消费特点,保障供应,丰富供给,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二是保障节日期间正常营业。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在节日期间正常营业,推动农批农贸市场、商超电商、外卖快递企业保持一定开业比例,满足消费者节日期间消费需求。三是确保货源供应充足。指导商贸流通企业预先安排运力,及时拓展供应渠道,充实肉类、耐储蔬菜等政府储备,确保节日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谢谢。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在经过两个月的反弹之后,11月消费增速再次回落至4%以下。商务部如何看消费增长趋势?在进一步打通消费堵点方面,商务部未来将采取哪些举措?

  【高峰】:受疫情多点散发、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总体看,我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城乡消费同步回升。1-11月份,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为34.6万亿元和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3%。

  二是基本生活消费平稳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7%和21.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食品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8.8%。

  三是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4.1%、20.2%和16.3%,建材、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2%和16.9%。

  四是新型消费快速发展。1-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占社零总额24.5%;新能源汽车销售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12.7%。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提升城市消费的同时,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持续稳定恢复和升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谢谢。

  【彭博新闻社北京分社记者】: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到明年初即将生效满两年,请问届时是否会对协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下一步是否会有第二阶段的谈判?

  【高峰】:协议生效以来,中方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全球经济衰退、供应链受阻等带来的多重不利影响,推动双方共同落实。希望美方能为双方扩大贸易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条件。

  目前,中美经贸团队保持正常沟通。如有进一步情况,我们会及时发布。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RCEP即将生效,接下来商务部和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落实好相关协议?在高水平开放方面,还将有什么举措?

  【高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即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目前,国内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协定的生命在于实施。商务部将会同协定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及时出台《关于高质量实施RCEP的指导意见》,帮助地方和企业更好更充分地运用RCEP规则,把握市场开放机遇,有力拉动区域内贸易投资稳定增长,推进成员间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推动东亚地区实现更高质量、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关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外国投资者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和发展红利。同时,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开放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工作指南》,对试点工作的管理、试点建设流程、标准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了规范。请问商务部如何看待试点工作对商贸流通领域将产生的影响?将如何增强试点可操作性?

  【高峰】: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商贸流通领域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主要是通过试点带动标准的实施推广,引导企业以高标准推动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技术水平等的提升,促进商贸流通行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此次试点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内外贸一体化。我们将引导试点单位积极使用国际通行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国内国外标准互认,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动贸易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指南》对试点的申请与受理、组织实施、评估验收进行了全面规范,将两年的试点期限细化为4个阶段,明确了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结构分类和构建方法,还列举了现有商务领域标准参考目录和标准体系的构建示例,可以对试点单位起到借鉴作用。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单位的跟踪指导,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商贸流通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谢谢。

  【浙江日报记者】:12月15日,《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发布,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持续加大塑料污染防治方面,中国一向是重要的推动者和践行者,请问新的一年商务部在这方面有何具体举措?

  【高峰】:12月15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67个成员联署发布《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声明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减少塑料污染方面的全球努力,提高塑料贸易统计透明度,加强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加强国际合作,开展专题讨论,交流经验,确定最佳实践等。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逐步减少、限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推广可循环、可降解的替代产品,提升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十四五期间,中国还将继续加大塑料污染防治力度。

  作为《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主要推动方之一,中方将和其他联署成员一起进一步争取更多成员参与讨论;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在贸易与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开展更多专题讨论;聚焦贸易政策最佳实践,推动在未来就贸易政策助力塑料污染防治形成具体成果,加强对发展中成员的能力建设与技术援助支持。谢谢。

  【高峰】: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热门推荐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