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财税专家胡怡建:税费支持政策聚焦三大重点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胡怡建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今年为什么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为什么采取退税减税组合式政策,以及组合式政策聚焦哪些重点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1年减税降费工作认为,过去一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起到了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作用。就2022年减税降费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2022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今年退税减税规模远超市场预期,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复杂多变环境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需从全局着眼,提升政策效能。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能够更好发挥减税降费累积效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市场预期,转换增长动力、培育增长动能、调动增长活力,为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提供政策支撑。

聚焦三大政策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留抵退税高达1.5万亿元规模。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优化,可以更好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通过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以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聚焦小微企业助企纾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此举能够减轻小微企业主体税种负担,使其实际税率降至5%。此前,国家已作出部署,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到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2021年底延续至2024年底。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以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更有利于稳定就业和民生,稳定市场预期。

  聚焦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科技创新是税收激励的重要取向,通过减税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助于保持创新的原动力并实现创新的快速转化。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六次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增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并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覆盖面。今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对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核心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激励作用。

  在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除聚焦受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制造业和困难行业外,政策还聚焦了社会民生服务,提出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力求更加精准施策

  在我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一种是减税、免税,主要通过提高增值税起征点,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对特定行业或企业减免税,以及减征社会保险费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种是实施推迟缴税,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增值税留抵退税,允许企业延缓推迟缴税,使企业纳税后延,以减轻企业当期纳税负担,缓解企业现实资金压力。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增加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为确保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能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有利于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这是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分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重要举措。(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 胡怡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的通知》(税总货劳函〔2022〕20号 )以及海关总署对海关商品编码的调整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编制了2022A版出口退税率文库。

  • 新起点新机遇,努力推动中英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2022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50年来,中英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

  • “十四五”期间进口科普用品可免税! 首批清单发布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相关进口单位可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清单上进口科普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 两会“税收好声音”:很暖也很燃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提高减免幅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一揽子助企纾困的税收好政策,如春风般迎面而来。全国两会上的这些“税收好声音”,让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 俄乌冲突令国际供应链绷得更紧 | 聚焦全球供应链

    2月24日开始的俄乌冲突带来的外溢效应,使得今年国际物流市场雪上加霜。

  • 两会视点:绿色税制点“绿”成“金”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绿色税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热门文章
1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扩散周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5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5月27日)
6
保持高压严打 遏制虚开骗税猖獗势头
7
数据折射民营企业外贸活力
8
办税便利化再出新举措!6月1日我国全面推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财税专家胡怡建:税费支持政策聚焦三大重点
中国税务报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今年为什么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为什么采取退税减税组合式政策,以及组合式政策聚焦哪些重点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1年减税降费工作认为,过去一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起到了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的作用。就2022年减税降费部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2022年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今年退税减税规模远超市场预期,是着眼于我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复杂多变环境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需从全局着眼,提升政策效能。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能够更好发挥减税降费累积效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定市场预期,转换增长动力、培育增长动能、调动增长活力,为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效保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态,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提供政策支撑。

聚焦三大政策重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体现出明显的精准性,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小微企业助企纾困和企业研发创新三大政策重点。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留抵退税高达1.5万亿元规模。对制造业企业来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优化,可以更好发挥增值税中性作用,通过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以促进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聚焦小微企业助企纾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此举能够减轻小微企业主体税种负担,使其实际税率降至5%。此前,国家已作出部署,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到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由2021年底延续至2024年底。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宏观调控需要,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以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更有利于稳定就业和民生,稳定市场预期。

  聚焦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科技创新是税收激励的重要取向,通过减税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助于保持创新的原动力并实现创新的快速转化。近年来,我国已先后六次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增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并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覆盖面。今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对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核心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激励作用。

  在新增减税降费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除聚焦受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制造业和困难行业外,政策还聚焦了社会民生服务,提出了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力求更加精准施策

  在我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政策措施:一种是减税、免税,主要通过提高增值税起征点,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对特定行业或企业减免税,以及减征社会保险费等政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另一种是实施推迟缴税,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增值税留抵退税,允许企业延缓推迟缴税,使企业纳税后延,以减轻企业当期纳税负担,缓解企业现实资金压力。

  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增加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为确保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资金调度。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能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有利于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同时,这是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分步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的重要举措。(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 胡怡建)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的通知》(税总货劳函〔2022〕20号 )以及海关总署对海关商品编码的调整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编制了2022A版出口退税率文库。
新起点新机遇,努力推动中英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2022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50年来,中英经贸合作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
“十四五”期间进口科普用品可免税! 首批清单发布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相关进口单位可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清单上进口科普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两会“税收好声音”:很暖也很燃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提高减免幅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一揽子助企纾困的税收好政策,如春风般迎面而来。全国两会上的这些“税收好声音”,让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俄乌冲突令国际供应链绷得更紧 | 聚焦全球供应链
2月24日开始的俄乌冲突带来的外溢效应,使得今年国际物流市场雪上加霜。
两会视点:绿色税制点“绿”成“金”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绿色税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