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从海关视角探究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
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作者:

随着海关各项支持举措的落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量快速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合示范区的建立,旨在通过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城市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形成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城市交流合作集聚的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对区域贸易、物流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跨境电商是辅助上合示范区打造这一平台的有力补充,对于上合示范区建设现代贸易中心和打造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起到重要作用。而海关作为跨境电商的主要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海关各项支持举措的落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量快速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jpg

海关关员现场监管验放出口跨境电商货物。图 / 周世超

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开展业务类型

  上合示范区目前开展的跨境电商业务主要有三类,一是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业务(海关监管代码为9710),全部通过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出口。二是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海外仓业务(海关监管代码为9810),目前已有企业进行海外仓备案,但尚未开展业务。三是部分企业在青岛关区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业务。四是部分生产型企业在销售端采取个人快递包裹的形式发给国外消费者进行销售。

  着力打造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

  2021年,依托制帽、高端假发制造、流行饰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上合示范区打造了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提供平台建设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关务服务等尝试利用跨境电商的贸易方式帮助企业拓展贸易渠道和为企业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制帽产业目前依然以加工贸易形式为主,高端假发制造因其单个价值高且批次出口量太小的原因,在贸易形式上一直是通过跨境电商直购出口的形式进行经营。流行饰品受制于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流行饰品的设计是给国外客户进行代加工用,如果自产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基于专利保护原因原有的设计款式无法上架销售,而只能另外自行设计,成本高、耗时长;二是由于单个流行饰品价格低,而类似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国际平台的扣点过高导致利润无法达到预期,所以目前流行饰品的电商销售以面对国内用户为主。

  开创性建立“共享工场”

  上合示范区开创性的建立了“共享工场”模式,设立共享设备工场,采取提供场地放置智能化的设备,利用机器代人的优势将生产企业的部分加工工序放到“共享工场”来,既实现了标准化作业、降低残次品产生率,又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各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生产变成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有效节约成本。经测算,“共享工场”可以将纺织行业单环节成本降低30%,目前产业园的制帽行业等已经将有些工序交由“共享工场”进行加工。

海关支持举措

  将跨境电商列为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

  2019年10月,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之后,青岛海关率先在中央驻鲁单位中出台了相关支持措施,单独将支持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作为其中一条支持措施。2021年,青岛海关推出了12条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将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海关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支持上合示范区内开展B2B跨境电商业务,优化物流监管模式,助推地方政府引进龙头跨境电商企业在上合示范区内集聚,目前已在积极推进当中。

  支持场所建设,组建专门科室

  积极协助上合示范区申建空港综保区,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协调数据分中心等技术部门帮助场所经营企业开发系统,牵头进行业务流程测试、信息化系统测试。为便利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开展,青岛海关组建专门科室,并将科室设置在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现场,最大限度服务企业业务开展。

  支持新业态需求

  为支持上合示范区打造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进一步丰富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态形式,青岛海关创新监管方式支持青岛旅游集团在上合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了上合示范区第一家跨境电商线下展示体验店。

存在的不足

  企业对海关政策了解不够

  上合示范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中有不少是属于家族式、手工作坊类企业,企业内外贸专业人员和现有业务人员对海关通关流程以及退货等政策的了解不够,导致企业在遇到问题时无从办理。

  铁路运力不足影响跨境电商发展

  海关通过在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和青岛港之间创新“港站一体化”物流模式将港口进行了前置,能够更好地畅通两地间的物流通道,进一步便捷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开展海运进出口业务,所以上合示范区的铁路运力需求大于省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目前,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出口以铁路班列运输为主,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业务对班列的需求很强烈,但“胶黄小运转”班列和中欧班列的班次计划由济南铁路局在全省进行统一调配,运力不足。

  创新成效不够明显

  上合示范区通过设立上合国家展馆和线下展示体验店对电商商品进行展示,但展示商品中上合元素不够明显,效应不够突出。同时,上合示范区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生产商、贸易商、供应链企业以及对长期依靠空运和铁路运输的企业梳理不够科学,招商对象指向性不够。目前在上合示范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尚无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此外,制帽、高端假发制造和流行饰品三个特色产业采用跨境电商贸易方式进行交易的规模没有达到期望中的目标,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为企业寻找新的贸易渠道和利润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也不够突出。

  海关监管面临压力

  目前,上合示范区内海关跨境电商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紧张,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单批货量大、种类杂,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出口的商品中有些是国内不知名品牌,部分商品甚至没有品牌标志,且多数是销往俄罗斯,而我国打击跨境电商侵权产品力度逐年增大,俄罗斯是我国侵权产品出口的“重灾区”,潜在侵权风险较高。同时,跨境电商出口统一版信息化系统功能欠缺,缺乏国外收货人和国内生产厂商的相关信息,导致海关掌握的数据链条不完整,造成风险把控不完全。另外,青岛地区各隶属海关辖区拥有多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侵权商品存在漂移可能。面对种种情况,海关需要同时保证监管实效和企业的通关时效,压力不言而喻。

意见与建议

  加强合作交流,优化沟通机制

  加强海关和上合示范区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大“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的实际应用,对中国和上合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贸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筛选重点商品和重点企业,探讨特色业务领域、特色商品相关供应链落地上合示范区可行性,为上合示范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优化海关与企业的沟通机制,通过增加海关的培训次数、丰富培训的形式加大对企业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对企业业务人员的培训质量,有效提升企业的关务水平。畅通沟通渠道,使海关更迅速、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诉求,让企业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海关政策,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享受更多的海关政策红利。

  共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联合上合示范区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上合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将物流、支付、仓储、关税等全链条业态集于一体,并提供上合组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模块化的数据服务,并根据企业和政府的需求提供私人数据定制,实现数据和生态相结合,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实现“精细化、精准化运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实现企业本地化、产业系统化的落地,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辅助,也为海关提供完整的风险防控数据链条信息。

  助力上合示范区打造“1+2+1+1”的跨境电商物流格局

  利用1个空港综合保税区、2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资源,结合航空运输、中欧班列和TIR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打造“1+2+1+1”的跨境电商物流新格局,实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并联”+“串联”,形成跨境电商物流集群、运输集群,真正形成上合特色物流优势。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和传化公路港即将开通的TIR运输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运力支持,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新的通道和选择。在现有铁路运力的情况下,将铁路、公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互为补充和辅助,打造上合跨境电商物流大通道,既丰富运输方式,也能带来跨境电商企业的集聚。

  建议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济南铁路局增加上合示范区内铁路班列次数。二是抓住胶东国际机场转场时机,将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和航空运力相结合,扩大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规模和业态。三是利用传化公路港开展TIR契机,尝试跨境电商商品通过TIR进行国际运输。

  加大海关政策导向力度,实现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升级

  针对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等多种贸易形式并存的现状,按照贸易形式逐一分析适用政策情况,不仅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使企业利用这一平台打造一流的品牌形象以及优质的用户体验,并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政策导向和政策辅助。例如,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共享工场”的特点决定了“共享工场”特别适合承接加工贸易外发加工业务,产业园可以充分利用“外发加工”在保证金和边角料政策方面的优势,扩大“共享工场”影响力,吸引同类型生产企业入驻,辅助提供全链条的综合服务,逐步形成生产、仓储、物流类企业的集聚。在企业增多的同时,也扩大了“共享工场”的利用率和业务范围。

  发挥海关监管效能,打造上合特色品牌

  1. 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特色清单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争取适当放宽上合部分特定种类商品的限制条件和监管条件,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特色清单,制定专属海关监管方案,允许特定商品在上合示范区内进行存储和销售,从而实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在全国形成政策高地,快速实现产业集聚。

  2. 强化海关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更加科学的布控方法、加大随机抽查比例等手段加强对跨境电商出口的风险防控。加强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的联防联动,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商品溯源和追踪体系;加大侵权案件查处力度,建立上合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上合示范区海关检测实验室,为上合示范区内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文 / 徐月静  翟乃超

  (作者单位:胶州海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从海关视角探究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
中国海关杂志
随着海关各项支持举措的落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量快速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合示范区的建立,旨在通过推动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城市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形成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城市交流合作集聚的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对区域贸易、物流有着巨大促进作用的跨境电商是辅助上合示范区打造这一平台的有力补充,对于上合示范区建设现代贸易中心和打造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起到重要作用。而海关作为跨境电商的主要监管部门,对跨境电商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海关各项支持举措的落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量快速上升,影响力不断扩大,为上合示范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jpg

海关关员现场监管验放出口跨境电商货物。图 / 周世超

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开展业务类型

  上合示范区目前开展的跨境电商业务主要有三类,一是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业务(海关监管代码为9710),全部通过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出口。二是跨境电商企业出口海外仓业务(海关监管代码为9810),目前已有企业进行海外仓备案,但尚未开展业务。三是部分企业在青岛关区开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业务。四是部分生产型企业在销售端采取个人快递包裹的形式发给国外消费者进行销售。

  着力打造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

  2021年,依托制帽、高端假发制造、流行饰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上合示范区打造了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提供平台建设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关务服务等尝试利用跨境电商的贸易方式帮助企业拓展贸易渠道和为企业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制帽产业目前依然以加工贸易形式为主,高端假发制造因其单个价值高且批次出口量太小的原因,在贸易形式上一直是通过跨境电商直购出口的形式进行经营。流行饰品受制于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流行饰品的设计是给国外客户进行代加工用,如果自产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基于专利保护原因原有的设计款式无法上架销售,而只能另外自行设计,成本高、耗时长;二是由于单个流行饰品价格低,而类似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国际平台的扣点过高导致利润无法达到预期,所以目前流行饰品的电商销售以面对国内用户为主。

  开创性建立“共享工场”

  上合示范区开创性的建立了“共享工场”模式,设立共享设备工场,采取提供场地放置智能化的设备,利用机器代人的优势将生产企业的部分加工工序放到“共享工场”来,既实现了标准化作业、降低残次品产生率,又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将各中小企业的小规模生产变成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有效节约成本。经测算,“共享工场”可以将纺织行业单环节成本降低30%,目前产业园的制帽行业等已经将有些工序交由“共享工场”进行加工。

海关支持举措

  将跨境电商列为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

  2019年10月,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之后,青岛海关率先在中央驻鲁单位中出台了相关支持措施,单独将支持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作为其中一条支持措施。2021年,青岛海关推出了12条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将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要求海关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支持上合示范区内开展B2B跨境电商业务,优化物流监管模式,助推地方政府引进龙头跨境电商企业在上合示范区内集聚,目前已在积极推进当中。

  支持场所建设,组建专门科室

  积极协助上合示范区申建空港综保区,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建设提供政策指导,协调数据分中心等技术部门帮助场所经营企业开发系统,牵头进行业务流程测试、信息化系统测试。为便利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务开展,青岛海关组建专门科室,并将科室设置在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现场,最大限度服务企业业务开展。

  支持新业态需求

  为支持上合示范区打造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进一步丰富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业态形式,青岛海关创新监管方式支持青岛旅游集团在上合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了上合示范区第一家跨境电商线下展示体验店。

存在的不足

  企业对海关政策了解不够

  上合示范区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中有不少是属于家族式、手工作坊类企业,企业内外贸专业人员和现有业务人员对海关通关流程以及退货等政策的了解不够,导致企业在遇到问题时无从办理。

  铁路运力不足影响跨境电商发展

  海关通过在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和青岛港之间创新“港站一体化”物流模式将港口进行了前置,能够更好地畅通两地间的物流通道,进一步便捷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开展海运进出口业务,所以上合示范区的铁路运力需求大于省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目前,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出口以铁路班列运输为主,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企业出口业务对班列的需求很强烈,但“胶黄小运转”班列和中欧班列的班次计划由济南铁路局在全省进行统一调配,运力不足。

  创新成效不够明显

  上合示范区通过设立上合国家展馆和线下展示体验店对电商商品进行展示,但展示商品中上合元素不够明显,效应不够突出。同时,上合示范区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生产商、贸易商、供应链企业以及对长期依靠空运和铁路运输的企业梳理不够科学,招商对象指向性不够。目前在上合示范区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以本地企业为主,尚无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此外,制帽、高端假发制造和流行饰品三个特色产业采用跨境电商贸易方式进行交易的规模没有达到期望中的目标,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跨境电商的方式为企业寻找新的贸易渠道和利润增长点方面的作用也不够突出。

  海关监管面临压力

  目前,上合示范区内海关跨境电商监管部门人力资源紧张,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单批货量大、种类杂,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出口的商品中有些是国内不知名品牌,部分商品甚至没有品牌标志,且多数是销往俄罗斯,而我国打击跨境电商侵权产品力度逐年增大,俄罗斯是我国侵权产品出口的“重灾区”,潜在侵权风险较高。同时,跨境电商出口统一版信息化系统功能欠缺,缺乏国外收货人和国内生产厂商的相关信息,导致海关掌握的数据链条不完整,造成风险把控不完全。另外,青岛地区各隶属海关辖区拥有多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侵权商品存在漂移可能。面对种种情况,海关需要同时保证监管实效和企业的通关时效,压力不言而喻。

意见与建议

  加强合作交流,优化沟通机制

  加强海关和上合示范区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大“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指数”的实际应用,对中国和上合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贸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筛选重点商品和重点企业,探讨特色业务领域、特色商品相关供应链落地上合示范区可行性,为上合示范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优化海关与企业的沟通机制,通过增加海关的培训次数、丰富培训的形式加大对企业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对企业业务人员的培训质量,有效提升企业的关务水平。畅通沟通渠道,使海关更迅速、更直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诉求,让企业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海关政策,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享受更多的海关政策红利。

  共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联合上合示范区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上合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将物流、支付、仓储、关税等全链条业态集于一体,并提供上合组织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料,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模块化的数据服务,并根据企业和政府的需求提供私人数据定制,实现数据和生态相结合,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实现“精细化、精准化运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实现企业本地化、产业系统化的落地,同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辅助,也为海关提供完整的风险防控数据链条信息。

  助力上合示范区打造“1+2+1+1”的跨境电商物流格局

  利用1个空港综合保税区、2个跨境电商监管场所、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资源,结合航空运输、中欧班列和TIR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发展打造“1+2+1+1”的跨境电商物流新格局,实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物流体系“并联”+“串联”,形成跨境电商物流集群、运输集群,真正形成上合特色物流优势。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和传化公路港即将开通的TIR运输为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运力支持,也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新的通道和选择。在现有铁路运力的情况下,将铁路、公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互为补充和辅助,打造上合跨境电商物流大通道,既丰富运输方式,也能带来跨境电商企业的集聚。

  建议从三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是济南铁路局增加上合示范区内铁路班列次数。二是抓住胶东国际机场转场时机,将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和航空运力相结合,扩大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规模和业态。三是利用传化公路港开展TIR契机,尝试跨境电商商品通过TIR进行国际运输。

  加大海关政策导向力度,实现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升级

  针对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出口等多种贸易形式并存的现状,按照贸易形式逐一分析适用政策情况,不仅能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使企业利用这一平台打造一流的品牌形象以及优质的用户体验,并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政策导向和政策辅助。例如,上合跨境电商产业园“共享工场”的特点决定了“共享工场”特别适合承接加工贸易外发加工业务,产业园可以充分利用“外发加工”在保证金和边角料政策方面的优势,扩大“共享工场”影响力,吸引同类型生产企业入驻,辅助提供全链条的综合服务,逐步形成生产、仓储、物流类企业的集聚。在企业增多的同时,也扩大了“共享工场”的利用率和业务范围。

  发挥海关监管效能,打造上合特色品牌

  1. 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特色清单

  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向国务院有关部门争取适当放宽上合部分特定种类商品的限制条件和监管条件,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特色清单,制定专属海关监管方案,允许特定商品在上合示范区内进行存储和销售,从而实现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在全国形成政策高地,快速实现产业集聚。

  2. 强化海关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更加科学的布控方法、加大随机抽查比例等手段加强对跨境电商出口的风险防控。加强海关和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的联防联动,建立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商品溯源和追踪体系;加大侵权案件查处力度,建立上合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依托上合示范区海关检测实验室,为上合示范区内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文 / 徐月静  翟乃超

  (作者单位:胶州海关)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