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立破并举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我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

  我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日前对外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一开篇就强调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并明确提出了目标,即“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意味着,以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头戏。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绕不开的“世界工厂”。我国国内市场规模也已位居世界前列,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明显,资本、技术、数据等全球市场要素不断向我国集聚,“世界市场”成为我国经济的另一个代名词。

  但是,我国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这是因为中国市场体系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唯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市场优势,才能更有效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场资源,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如果经济循环过程中出现堵点、断点,循环就会受阻,在宏观上就会表现为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风险积累、国际收支失衡等情况,在微观上就会表现为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那么如何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给出的方法是——立破并举。

  所谓“立”,就是建规立制。这体现在抓好“五统一”上,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近年来,中国市场设施的“硬件”不断完善,此次《意见》在进一步提出推进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同时,更强调补足制度规则等“软件”短板,并就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打通制度堵点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四梁八柱。

  所谓“破”,《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从市场和技术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摧毁各种可见的市场壁垒,成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还需要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具体措施包括着力强化反垄断,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条;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外地企业等各类优惠政策;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制定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规则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等。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所增多,尤其是疫情的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在让国内国际局势更加复杂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性。只有立破并举,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建稳“四梁八柱”,破除显性隐性壁垒,尤其是需要破除思想上的壁垒,才能把新发展理念真正贯彻到实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纵观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各类政策文件,从此前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到这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体现出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强调系统性、全局性,正在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因为我国只有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发挥“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协同效应,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立破并举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国贸易报
我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
 

  我国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日前对外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一开篇就强调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性,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并明确提出了目标,即“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意味着,以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成为我国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头戏。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绕不开的“世界工厂”。我国国内市场规模也已位居世界前列,庞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明显,资本、技术、数据等全球市场要素不断向我国集聚,“世界市场”成为我国经济的另一个代名词。

  但是,我国市场“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这是因为中国市场体系长期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资源流动不畅、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唯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市场优势,才能更有效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和市场资源,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如果经济循环过程中出现堵点、断点,循环就会受阻,在宏观上就会表现为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风险积累、国际收支失衡等情况,在微观上就会表现为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那么如何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给出的方法是——立破并举。

  所谓“立”,就是建规立制。这体现在抓好“五统一”上,即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近年来,中国市场设施的“硬件”不断完善,此次《意见》在进一步提出推进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同时,更强调补足制度规则等“软件”短板,并就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打通制度堵点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四梁八柱。

  所谓“破”,《意见》明确要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从市场和技术层面来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摧毁各种可见的市场壁垒,成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还需要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具体措施包括着力强化反垄断,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条;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全面清理歧视外资企业、外地企业等各类优惠政策;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违反统一市场建设的规定和做法,制定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规则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核等。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所增多,尤其是疫情的反复和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在让国内国际局势更加复杂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性。只有立破并举,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时建稳“四梁八柱”,破除显性隐性壁垒,尤其是需要破除思想上的壁垒,才能把新发展理念真正贯彻到实处,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纵观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各类政策文件,从此前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到这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体现出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越来越强调系统性、全局性,正在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因为我国只有通过改革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发挥“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协同效应,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