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全面解读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
来源: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作者: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对外界环境有效交换价值的能力。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对外界环境有效交换价值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供应链管理所要实现的目的和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商业模式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规划和判断的框架,指引了特定企业在从事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要素和步骤。换言之,供应链管理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但是,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也有所差异,或者说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有所拓展和补充。供应链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商业模式的分析范畴。

  原来在讨论商业模式时,更多是站在单一企业的视角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而供应链管理则是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

  具体讲,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的补充和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01.从职能部门间协调更多地转向了企业间互动和关系的调整,也就是更加强调主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

  虽然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接触更先进的基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交错整合的商业模式,但是单一公司仍然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供应链管理模式具有差异性并实现预期的竞争力。

  因此有效地安排供应链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均衡竞合之间的关系、挖掘客户的综合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

  02.从强调物流效率更多转向了强调市场系统的效率,也就是更强调客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

  供应链管理方面出类拔萃的公司往往需要实现两个方面的有效管理。

  第一类是职能流程管理,指的是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分销、物流、营销以及财务等流程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

  第二类是产业链流畅,包括上下游的界面流程设计、管理以及跨组织的业务协调等。在一个需求繁多的环境里,很多公司的职能流程管理和产业链流程管理所消耗的成本都在上升。在需求不可预测以及对于需求必须快速反应的新兴产业中,产业链流程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03.从以供应为核心转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更为强调主客体网络的动态发展。

  以往企业经营关注既定需求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如今更加关注客户价值的挖掘和实现,不再简单地满足客户既定的需求,而是通过管理需求帮助客户成功。

  在供应链管理中,在供需环境下降低牛鞭效应、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以及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是三个飞跃式的突破。

  要有效地解决牛鞭效应就需要增加信息的共享程度,特别是供应链参与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信息链接和共享,并且加强整个供应链上的综合管理。

  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对于任何一条供应链来说,抓住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运用这些信息推动供应链的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市场拓展以及需求管理策略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这就需要切实把握客户的潜在需求、设计流程、管理品质,帮助客户实现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带来机会。

  04.使从强调物质资源的运用转向了综合管理资源能力的运用,更加强资源的广度效益。

  以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强调资源和能力的重要性,而在现在供应链管理中尽管也高度强调资源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资源的理解或资源能力的范畴有了极大拓展,包括横向和纵向外部资源运用效率。

  05.使从强调降低成本到协同创新和服务供应链模式的转变,也就是更加强调资源能力的深度效益。

  现在供应链管理不仅要实现所有权成本的下降,还通过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同,达到开放式协同创新,从根本上实现定制个性化的集成服务。

  因此企业不仅要寻求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还应该为客户提供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不断改善的信息技术使单个商品派送到客户和单独定制商品成为可能,而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电子产品可以自动调节自身的运作、升级和维护方式等。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且具有营利性服务的基础在于合理运用市场营销和供应链信息来发现忠诚用户的新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服务效率。

  06.从强调既定的资源能力到不断柔化地根据环境来拓展资源和能力,也就是更加强调资源的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资源和行为过程,一方面要稳定既定的供需关系 、结构与关系治理,保持供应链运行的可靠有效。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供应链组织方式与治理结构,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能不断进入到供应链运行中,提升网络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动态有效地拓展资源和能力也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需要探索的问题。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成效,前三个方面通过主、客体网络的构建和动态管理来寻求价值定位和价值创造,它们决定了供应链运行所带来的效益,而后三个方面关系到资源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其作用的决定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全面解读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对外界环境有效交换价值的能力。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对外界环境有效交换价值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供应链管理所要实现的目的和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商业模式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规划和判断的框架,指引了特定企业在从事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要素和步骤。换言之,供应链管理是商业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但是,供应链管理与商业模式也有所差异,或者说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有所拓展和补充。供应链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商业模式的分析范畴。

  原来在讨论商业模式时,更多是站在单一企业的视角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而供应链管理则是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来探索价值创造和实现。

  具体讲,供应链管理对商业模式的补充和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01.从职能部门间协调更多地转向了企业间互动和关系的调整,也就是更加强调主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

  虽然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接触更先进的基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交错整合的商业模式,但是单一公司仍然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供应链管理模式具有差异性并实现预期的竞争力。

  因此有效地安排供应链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均衡竞合之间的关系、挖掘客户的综合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

  02.从强调物流效率更多转向了强调市场系统的效率,也就是更强调客体网络之间的均衡协调。

  供应链管理方面出类拔萃的公司往往需要实现两个方面的有效管理。

  第一类是职能流程管理,指的是企业内部采购、生产、分销、物流、营销以及财务等流程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

  第二类是产业链流畅,包括上下游的界面流程设计、管理以及跨组织的业务协调等。在一个需求繁多的环境里,很多公司的职能流程管理和产业链流程管理所消耗的成本都在上升。在需求不可预测以及对于需求必须快速反应的新兴产业中,产业链流程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03.从以供应为核心转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价值管理,更为强调主客体网络的动态发展。

  以往企业经营关注既定需求下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如今更加关注客户价值的挖掘和实现,不再简单地满足客户既定的需求,而是通过管理需求帮助客户成功。

  在供应链管理中,在供需环境下降低牛鞭效应、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以及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是三个飞跃式的突破。

  要有效地解决牛鞭效应就需要增加信息的共享程度,特别是供应链参与企业和机构之间的信息链接和共享,并且加强整个供应链上的综合管理。

  在更好的需求信息下进行投资:对于任何一条供应链来说,抓住顾客需求的变化以及运用这些信息推动供应链的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市场拓展以及需求管理策略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这就需要切实把握客户的潜在需求、设计流程、管理品质,帮助客户实现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带来机会。

  04.使从强调物质资源的运用转向了综合管理资源能力的运用,更加强资源的广度效益。

  以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强调资源和能力的重要性,而在现在供应链管理中尽管也高度强调资源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对资源的理解或资源能力的范畴有了极大拓展,包括横向和纵向外部资源运用效率。

  05.使从强调降低成本到协同创新和服务供应链模式的转变,也就是更加强调资源能力的深度效益。

  现在供应链管理不仅要实现所有权成本的下降,还通过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同,达到开放式协同创新,从根本上实现定制个性化的集成服务。

  因此企业不仅要寻求为客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商品,还应该为客户提供他们应该得到的服务。不断改善的信息技术使单个商品派送到客户和单独定制商品成为可能,而且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电子产品可以自动调节自身的运作、升级和维护方式等。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且具有营利性服务的基础在于合理运用市场营销和供应链信息来发现忠诚用户的新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服务效率。

  06.从强调既定的资源能力到不断柔化地根据环境来拓展资源和能力,也就是更加强调资源的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资源和行为过程,一方面要稳定既定的供需关系 、结构与关系治理,保持供应链运行的可靠有效。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供应链组织方式与治理结构,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能不断进入到供应链运行中,提升网络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动态有效地拓展资源和能力也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商业模式需要探索的问题。

  上述六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供应链商业模式的成效,前三个方面通过主、客体网络的构建和动态管理来寻求价值定位和价值创造,它们决定了供应链运行所带来的效益,而后三个方面关系到资源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其作用的决定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