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我国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际经济亟待复苏、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地缘冲突持续等背景下,我国一季度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有力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同时,RCEP的生效也为中国加快对外投资布局创造…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记者从日前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一季度,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2177.6亿元,同比增长5.6%(折合342.9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09.5亿元,同比增长6.3%(折合269.2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业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6.3%,流向制造业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占同期总额的19.5%,较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对“一带一路”投资高速增长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际经济亟待复苏、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地缘冲突持续等背景下,我国一季度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有力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同时,RCEP的生效也为中国加快对外投资布局创造了新契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呈现出区域、行业分化的流向特点,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持续抬升,由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和服务输出。

  记者观察到,在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9%。同时,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6.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9.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2%和55.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骆永昆告诉记者,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增速,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投资有着强烈需求,双方合作基础稳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周边地区存在大量需求。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加大,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存量本身就比较低,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另外,这些沿线国家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跟中国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基础,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投资安全。

  改善当地民生发展

  民进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告诉记者,我国对外投资既服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积极成效。 根据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不完全统计,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早期收获项目已创造约3.8万个工作岗位,75%以上为当地就业,其中能源项目创造的就业最多,共吸纳了1.6万名巴方工人和工程师就业。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建设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过程中,就为巴西提供了4.5万个就业岗位,为巴西政府缴纳了15亿雷亚尔税收等。

  “中国石油对外投资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对接其绿色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政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启军表示,例如,中国石油在印尼项目上,通过建设处理厂把天然气收集起来,实现天然气零排放。“我们这一项目获得了印尼政府环境奖、能矿部安全生产奖等,这是我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体现。”

  业内人士称,展望二季度,我国对外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RCEP、中柬自贸协定以及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等已经生效实施,其中,有关投资开放、投资准入、投资便利化、投资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双向投资发展,将促进我国与区域内各国的投资合作深化。但另一方面,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对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有一定影响,而且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项目的顺利运作,对外投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当前,国际地缘冲突持续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对外投资业务开展、‘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关投资项目可能受到波及。”张水波表示,海外投资资产安全是一个需要核心关注的问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时要加强风险防范。

  在骆永昆看来,有些海外投资项目落地具体执行时,可更多与当地的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合作,以企业自身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出口、税收及产业升级。此外,后疫情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为此,要充分发展数字经济,利用网络和数字媒介渠道拓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更多领域的合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我国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中国贸易报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际经济亟待复苏、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地缘冲突持续等背景下,我国一季度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有力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同时,RCEP的生效也为中国加快对外投资布局创造…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记者从日前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一季度,我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2177.6亿元,同比增长5.6%(折合342.9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09.5亿元,同比增长6.3%(折合269.2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业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6.3%,流向制造业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占同期总额的19.5%,较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对“一带一路”投资高速增长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国际经济亟待复苏、保护主义逆流横行、国际地缘冲突持续等背景下,我国一季度对外投资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有力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同时,RCEP的生效也为中国加快对外投资布局创造了新契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呈现出区域、行业分化的流向特点,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及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增加,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持续抬升,由资本输出带动商品和服务输出。

  记者观察到,在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9%。同时,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6.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59.7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2%和55.1%。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员骆永昆告诉记者,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额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能够保持这样一种增速,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投资有着强烈需求,双方合作基础稳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周边地区存在大量需求。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在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加大,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存量本身就比较低,也缺乏相应的技术、资金和人才。另外,这些沿线国家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跟中国有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外交基础,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投资安全。

  改善当地民生发展

  民进天津市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告诉记者,我国对外投资既服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的“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积极成效。 根据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不完全统计,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早期收获项目已创造约3.8万个工作岗位,75%以上为当地就业,其中能源项目创造的就业最多,共吸纳了1.6万名巴方工人和工程师就业。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建设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过程中,就为巴西提供了4.5万个就业岗位,为巴西政府缴纳了15亿雷亚尔税收等。

  “中国石油对外投资时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对接其绿色发展规划和节能减排政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启军表示,例如,中国石油在印尼项目上,通过建设处理厂把天然气收集起来,实现天然气零排放。“我们这一项目获得了印尼政府环境奖、能矿部安全生产奖等,这是我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体现。”

  业内人士称,展望二季度,我国对外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RCEP、中柬自贸协定以及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等已经生效实施,其中,有关投资开放、投资准入、投资便利化、投资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和自贸伙伴之间的双向投资发展,将促进我国与区域内各国的投资合作深化。但另一方面,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对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有一定影响,而且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项目的顺利运作,对外投资压力进一步加大。

  “当前,国际地缘冲突持续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对外投资业务开展、‘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关投资项目可能受到波及。”张水波表示,海外投资资产安全是一个需要核心关注的问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时要加强风险防范。

  在骆永昆看来,有些海外投资项目落地具体执行时,可更多与当地的企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合作,以企业自身效益带动当地就业、出口、税收及产业升级。此外,后疫情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重要。为此,要充分发展数字经济,利用网络和数字媒介渠道拓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更多领域的合作。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