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赴美上市仍存变数 中企出海如何打出主动牌?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又有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17家公司被美列入“预摘牌名单”,当日中概股重挫。自3月以来,已有40家中概股企业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又有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17家公司被美列入“预摘牌名单”,当日中概股重挫。自3月以来,已有40家中概股企业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

  不过,随着中美双方方监管机构沟通取得积极进展,中资企业赴美国上市正迎来利好。4月2日,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去年以来,美国出台新规令活跃的中概股一度遇冷,随着新信号释放,中企海外上市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赴美上市仍存变数

  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主要在完善法律依据、调整适用范围、明确企业信息安全责任、完善跨境监管合作安排四方面作了调整。4月2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

  “新规减少了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有利于中国企业逐步推动海外上市之路。”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企海外上市活跃,但受美政策影响,特别是《外国公司问责法》让中概股一度陷入被动,原本希望赴美上市的企业打了退堂鼓或驻足观望,甚至个别企业宣布启动自美退市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征求意见稿对中企海外上市作了进一步规范,也回应了美方关切,为鼓励和规范中企海外上市释放了积极信号。

  随着美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中概股持续下跌,小红书等一批准备赴美IPO的企业相继取消或终止上市进程。Wind数据显示,去年8月至今,仅有一家中企赴美上市成功。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密集公布五批“预摘牌企业”名单。

  不过,随着中美相关沟通工作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好持续释放。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3月16日召开的专题会议明确,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表示,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再回溯至去年12月份,《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相继出炉,规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大背景下,征求意见稿不仅给出了解决中概股“强迫退市”风险的解决方案,促进了中美金融市场的连接,还向外界传递出了推进监管合作的务实。不过,在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下,中企赴美上市仍存变数,而且要三年之后才能确认是否有中企真正因为《外国公司问责法》而摘牌。

  出海渠道多元化

  “中资企业赴海外上市,对其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企赴海外上市虽遇艰难险阻,但有利于企业接轨国际监管规则和标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海外形象,有利于其以更低的成本拓宽国际融资渠道,以此进一步拓展跨国经营,加速企业全球化进程。

  刘向东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已明确企业海外上市的监管规则框架,鼓励和支持企业海外上市,而且随着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连通性增强,除美国外,中资企业海外上市还有香港以及伦敦、瑞士、新加坡等许多渠道可选。

  目前,企业海外上市已有多元化苗头。据统计,截至3月25日,共有28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约1.1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寻求登陆其他市场的企业在增多,在3月15日-3月18日的四天时间里,已有三一重工、国轩高科、乐普医疗、杉杉股份等相继公告称,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在此前,已有5家中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成功发行GDR,分别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近期,还有万物云、阳光保险等多家企业拟冲刺港交所。

  王剑辉认为,中企赴海外上市有着多元化渠道,但势头能否延续还取决于各个市场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差异。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市场国际化水平高、资金量和交易规模大等特点,其他市场在短期内更多将作为补充,要替代美国市场有难度。未来,中企海外上市合规成本、监管成本提升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对于不确定因素也应当有更充分的准备。“归根结底是要从自身出发,保持合规健康的经营、信息披露等。”

  刘向东表示,中概股在杀跌后的反弹,反映出中概股总体基本面仍向好,仍为更多海外投资者所青睐,意味着中资企业海外上市仍有较大前景。但中资企业海外上市是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增加其合规性约束。因此,企业要做好权衡利弊,做好尽职调查,做足功课,确保符合境内外监管合规要求,在多个上市渠道做出更好的选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赴美上市仍存变数 中企出海如何打出主动牌?
国际商报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又有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17家公司被美列入“预摘牌名单”,当日中概股重挫。自3月以来,已有40家中概股企业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
 

  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又有理想汽车、百世集团和贝壳等17家公司被美列入“预摘牌名单”,当日中概股重挫。自3月以来,已有40家中概股企业被美国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

  不过,随着中美双方方监管机构沟通取得积极进展,中资企业赴美国上市正迎来利好。4月2日,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去年以来,美国出台新规令活跃的中概股一度遇冷,随着新信号释放,中企海外上市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赴美上市仍存变数

  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主要在完善法律依据、调整适用范围、明确企业信息安全责任、完善跨境监管合作安排四方面作了调整。4月2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

  “新规减少了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有利于中国企业逐步推动海外上市之路。”行业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企海外上市活跃,但受美政策影响,特别是《外国公司问责法》让中概股一度陷入被动,原本希望赴美上市的企业打了退堂鼓或驻足观望,甚至个别企业宣布启动自美退市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征求意见稿对中企海外上市作了进一步规范,也回应了美方关切,为鼓励和规范中企海外上市释放了积极信号。

  随着美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中概股持续下跌,小红书等一批准备赴美IPO的企业相继取消或终止上市进程。Wind数据显示,去年8月至今,仅有一家中企赴美上市成功。今年3月份以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密集公布五批“预摘牌企业”名单。

  不过,随着中美相关沟通工作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好持续释放。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3月16日召开的专题会议明确,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表示,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双方的沟通还将继续。再回溯至去年12月份,《国务院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的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相继出炉,规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大背景下,征求意见稿不仅给出了解决中概股“强迫退市”风险的解决方案,促进了中美金融市场的连接,还向外界传递出了推进监管合作的务实。不过,在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下,中企赴美上市仍存变数,而且要三年之后才能确认是否有中企真正因为《外国公司问责法》而摘牌。

  出海渠道多元化

  “中资企业赴海外上市,对其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企赴海外上市虽遇艰难险阻,但有利于企业接轨国际监管规则和标准,有利于企业提升其海外形象,有利于其以更低的成本拓宽国际融资渠道,以此进一步拓展跨国经营,加速企业全球化进程。

  刘向东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已明确企业海外上市的监管规则框架,鼓励和支持企业海外上市,而且随着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连通性增强,除美国外,中资企业海外上市还有香港以及伦敦、瑞士、新加坡等许多渠道可选。

  目前,企业海外上市已有多元化苗头。据统计,截至3月25日,共有28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约1.19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寻求登陆其他市场的企业在增多,在3月15日-3月18日的四天时间里,已有三一重工、国轩高科、乐普医疗、杉杉股份等相继公告称,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而在此前,已有5家中国企业赴海外资本市场成功发行GDR,分别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近期,还有万物云、阳光保险等多家企业拟冲刺港交所。

  王剑辉认为,中企赴海外上市有着多元化渠道,但势头能否延续还取决于各个市场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差异。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市场国际化水平高、资金量和交易规模大等特点,其他市场在短期内更多将作为补充,要替代美国市场有难度。未来,中企海外上市合规成本、监管成本提升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对于不确定因素也应当有更充分的准备。“归根结底是要从自身出发,保持合规健康的经营、信息披露等。”

  刘向东表示,中概股在杀跌后的反弹,反映出中概股总体基本面仍向好,仍为更多海外投资者所青睐,意味着中资企业海外上市仍有较大前景。但中资企业海外上市是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增加其合规性约束。因此,企业要做好权衡利弊,做好尽职调查,做足功课,确保符合境内外监管合规要求,在多个上市渠道做出更好的选择。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