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支撑力”修复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连润

6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逾250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纷纷跟跌。

  6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逾250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纷纷跟跌。

  这会否触发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快速调整?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美元指数仍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易跌难涨,但随着内外部环境逐渐发生边际变化,人民币汇率支撑力量有望重新增强,再次发生急跌的概率较小。

  中间价先行一步

  外汇交易中心公布,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09元,较前值调降258个基点,幅度为0.39%。

  此前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震荡走平,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并未出现明显跌势。6月2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6.6995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报6.6922元,全天分别下调135个、20个基点,调整幅度不大。

  受中间价调整等因素影响,22日开盘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下行。截至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报6.7171元,较前收盘价跌176个基点,盘中一度下调近3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221元,较前收盘价下调299个基点,盘中一度跌超400个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主要受国际金融市场条件、境内外汇供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为政策的施展腾挪出更多空间。

  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基本面因素成“压舱石”

  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看,在美元指数保持强势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可能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从中长期看,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有限、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将支撑人民币汇率趋稳,再度发生急贬的概率较小。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郭强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元指数波动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

  市场机构表示,4月以来造成人民币快速走贬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正在发生边际改变。美元指数方面,南华期货研报指出,美联储6月加息“靴子”落地,预计美元指数短期内大概率不会突破105至106这一高位区间。

  “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在紧缩,但已被市场充分预期,美国经济增速或放缓,美元强势格局可能受到削弱。”山西证券研报认为,在欧洲央行加息预期增强、俄乌冲突影响减弱的情况下,美元被动升值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压制会趋于缓和。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叠加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与落实,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基本面因素将继续担当人民币汇率的“压舱石”。

  从跨境资金流动上看,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5月份,虽然证券投资项下涉外收付款和结售汇均为逆差,但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均为顺差,前两者的逆差总额不抵后两者顺差总额,表明国际收支形势依旧较好。

  专家预计,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将进一步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彰显宏观经济“减震器”功能。

  从中长期看,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有限、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将支撑人民币汇率趋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支撑力”修复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中国证券报
6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逾250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纷纷跟跌。
 

  6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逾250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纷纷跟跌。

  这会否触发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快速调整?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美元指数仍保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易跌难涨,但随着内外部环境逐渐发生边际变化,人民币汇率支撑力量有望重新增强,再次发生急跌的概率较小。

  中间价先行一步

  外汇交易中心公布,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109元,较前值调降258个基点,幅度为0.39%。

  此前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震荡走平,人民币对美元市场汇率并未出现明显跌势。6月2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6.6995元,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报6.6922元,全天分别下调135个、20个基点,调整幅度不大。

  受中间价调整等因素影响,22日开盘后,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下行。截至16时3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价报6.7171元,较前收盘价跌176个基点,盘中一度下调近3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7221元,较前收盘价下调299个基点,盘中一度跌超400个基点。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主要受国际金融市场条件、境内外汇供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为政策的施展腾挪出更多空间。

  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基本面因素成“压舱石”

  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看,在美元指数保持强势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可能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从中长期看,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有限、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将支撑人民币汇率趋稳,再度发生急贬的概率较小。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郭强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元指数波动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影响较为显著。

  市场机构表示,4月以来造成人民币快速走贬的内外部环境因素正在发生边际改变。美元指数方面,南华期货研报指出,美联储6月加息“靴子”落地,预计美元指数短期内大概率不会突破105至106这一高位区间。

  “虽然美联储货币政策仍在紧缩,但已被市场充分预期,美国经济增速或放缓,美元强势格局可能受到削弱。”山西证券研报认为,在欧洲央行加息预期增强、俄乌冲突影响减弱的情况下,美元被动升值对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压制会趋于缓和。

  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叠加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与落实,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基本面因素将继续担当人民币汇率的“压舱石”。

  从跨境资金流动上看,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5月份,虽然证券投资项下涉外收付款和结售汇均为逆差,但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均为顺差,前两者的逆差总额不抵后两者顺差总额,表明国际收支形势依旧较好。

  专家预计,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将进一步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彰显宏观经济“减震器”功能。

  从中长期看,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有限、国内经济逐渐走出底部,将支撑人民币汇率趋稳。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