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深夜重磅!美联储再加息75个基点!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基点,至2.25-2.50%,这是6月会议以来第二次加息75基点。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基点,至2.25-2.50%,这是6月会议以来第二次加息75基点。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通胀率过高,经济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显著增加,但没有陷入衰退。他重申,未来的政策力度取决于数据,并暗示加息步伐可能会放缓。受此影响,美股震荡上行,国际金价大幅拉升,美元指数高位回落,美债收益率承压走低。

  通胀与经济前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开幕词中表示,过去一个月经济状况没有太大变化,这表明央行将继续积极打击通胀。“目前的情况显而易见:劳动力市场极其紧张,通货膨胀率过高。”

  此前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称,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同时乌克兰局势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困局,并给通胀带来额外的上行压力,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委员会正高度关注通货膨胀风险。

  鲍威尔表示,尽管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回落,但早些时候的飙升已经推高了价格,加大了通胀压力。他表示,美联储正在寻找通胀缓解的迹象。“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寻找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通货膨胀正在下降,与美联储目标通胀恢复到2%一致。”

  美联储仅用了五个月时间累计加息225个基点,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快纪录,这对经济开始形成抑制。“最近的消费支出和生产指标有所下降。”决议声明显示。

  对此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正在关注经济活动放缓,现在看到了一些证据,经济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显著增加。他预计,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可能会包括一段增长较低、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时期。

  鲍威尔认为,就业市场的紧俏表明,根本的需求是稳固的。有一些证据表明劳动力需求可能正在放缓,但劳动力供应没有放缓那么多。总体而言,在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美联储主席否认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说法。鲍威尔称,雇主在上半年增加了270万个工作岗位。“我不认为美国目前处于衰退,经济中有很多领域表现得不错。”他补充说,“可以肯定的是,增长放缓的原因是我们理解的。去年的增长率特别高,我们原本预计增长会放缓,现在压力可能更大。”

  未来或放缓加息幅度

  从决议声明看,与上月略有不同的是,本次加息75基点的决定获得了FOMC内部的全票通过。美联储重申了寻求实现最大就业和长期通胀2%的目标,并预计未来继续上调基准利率是适当的。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应对通胀,美联储已迅速采取行动以达到中性利率。虽然加息幅度很大,经济尚未感受到明显影响。

  美联储主席在政策路径上透露了不少信息,首先是将减少前瞻指引。他透露,美联储预计未来将继续上调基准利率,但这一速度取决于未来数据和经济,决定将在每次会议作出,不是像以前那样提供明确的指引。此外鲍威尔还暗示,未来加息步伐可能在某个时候放缓。“随着货币政策立场进一步收紧,在我们评估累积政策调整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时,放缓加息速度可能是合适的。”这也成为了推动风险资产随后大幅上涨的主要催化剂。

  在缩表问题上,决议声明称,美联储将按照5月公布的计划继续减持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鲍威尔对此表示,相关计划已经走上了正轨,并获得了市场接受。

  FOMC此前宣布,自6月起减少证券持有量,主要是调整公开市场账户(SOMA)中到期证券本金再投资金额。对于美国国债,最初将设定为每月300亿美元,三个月后将增至每月600亿美元的上限。对于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最初将设定为每月175亿美元,三个月后将增至上限每月350亿美元。然而最新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时间内美联储实际上缩表只完成了160亿美元,不到设定目标的20%。

  市场下修加息预期

  随着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结束,市场迅速调整了对未来政策预期的定价。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9月美联储加息50基点的概率已经从会议初的47%升至90%,年末利率区间下限将达到3%。

  与此同时,投资者开始为美联储在明年夏天降息做准备。数据显示,2023年7月前美联储降息的概率约75%。相比之下,美联储在6月更新的季度经济展望点阵图则显示,首次降息的节点指向2024年。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 消费者维持开支的同时变得谨慎。根据最新的库存和进出口数据,预计第二季度实际GDP仍有望小幅增长。但现在确实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超额储蓄对支持消费者支出的作用可能低于此前预期,而未来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前景有重大影响。

  回顾历史,联邦基金利率上一次处于2.25%-2.50%的区间是在2018年末。然而,经济疲软的迹象导致美联储停止了进一步的紧缩,并在大约8个月内开始降息。当时美国整体通货膨胀是温和的,因此维持劳动力市场健康成为了首要任务。如今美联储面临的是除了疲软的经济还有更严峻的通胀压力,实现软着陆的政策空间变得有限。

  由于今年早些时候增长放缓、家庭购买力下降和货币政策收紧,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较4月份的预期低了1.4个百分点。施瓦茨向记者分析道,美联储对降低通胀的承诺意味着加息前置的必要性,预计7月加息75个基点后,9月将再次加息50个基点。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经济增长放缓压力或让美联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政策力度逐步减码留出空间。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师凯利(David Kelly)表示,第三季度前景值得警惕。疲软的需求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他预测,政府财政刺激措施到期后可能导致联邦预算赤字率从2021占GDP的12.4%下降到2022年不到4%,这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降幅。刺激支出的减少可能减缓经济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此外,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飙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因此经济在短期内陷入衰退的风险相当高。

  美银证券经济学家加彭(Michael Gapen)认为,加息旨在通过减缓整体经济来缓解通货膨胀,这也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进而引发经济动荡。他指出,如果受到进一步压力,鲍威尔将承认“不能排除”经济活动下降或失业率急剧上升的可能性。加彭预计,因为美联储认为抗击通胀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将出现温和的衰退。

  2022 年以来

  全球各地区央行已加息超百次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深夜重磅!美联储再加息75个基点!
第一财经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基点,至2.25-2.50%,这是6月会议以来第二次加息75基点。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利率决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75基点,至2.25-2.50%,这是6月会议以来第二次加息75基点。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通胀率过高,经济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显著增加,但没有陷入衰退。他重申,未来的政策力度取决于数据,并暗示加息步伐可能会放缓。受此影响,美股震荡上行,国际金价大幅拉升,美元指数高位回落,美债收益率承压走低。

  通胀与经济前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开幕词中表示,过去一个月经济状况没有太大变化,这表明央行将继续积极打击通胀。“目前的情况显而易见:劳动力市场极其紧张,通货膨胀率过高。”

  此前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称,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同时乌克兰局势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困局,并给通胀带来额外的上行压力,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冲击。委员会正高度关注通货膨胀风险。

  鲍威尔表示,尽管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回落,但早些时候的飙升已经推高了价格,加大了通胀压力。他表示,美联储正在寻找通胀缓解的迹象。“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寻找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通货膨胀正在下降,与美联储目标通胀恢复到2%一致。”

  美联储仅用了五个月时间累计加息225个基点,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快纪录,这对经济开始形成抑制。“最近的消费支出和生产指标有所下降。”决议声明显示。

  对此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正在关注经济活动放缓,现在看到了一些证据,经济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显著增加。他预计,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可能会包括一段增长较低、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时期。

  鲍威尔认为,就业市场的紧俏表明,根本的需求是稳固的。有一些证据表明劳动力需求可能正在放缓,但劳动力供应没有放缓那么多。总体而言,在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美联储主席否认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说法。鲍威尔称,雇主在上半年增加了270万个工作岗位。“我不认为美国目前处于衰退,经济中有很多领域表现得不错。”他补充说,“可以肯定的是,增长放缓的原因是我们理解的。去年的增长率特别高,我们原本预计增长会放缓,现在压力可能更大。”

  未来或放缓加息幅度

  从决议声明看,与上月略有不同的是,本次加息75基点的决定获得了FOMC内部的全票通过。美联储重申了寻求实现最大就业和长期通胀2%的目标,并预计未来继续上调基准利率是适当的。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应对通胀,美联储已迅速采取行动以达到中性利率。虽然加息幅度很大,经济尚未感受到明显影响。

  美联储主席在政策路径上透露了不少信息,首先是将减少前瞻指引。他透露,美联储预计未来将继续上调基准利率,但这一速度取决于未来数据和经济,决定将在每次会议作出,不是像以前那样提供明确的指引。此外鲍威尔还暗示,未来加息步伐可能在某个时候放缓。“随着货币政策立场进一步收紧,在我们评估累积政策调整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时,放缓加息速度可能是合适的。”这也成为了推动风险资产随后大幅上涨的主要催化剂。

  在缩表问题上,决议声明称,美联储将按照5月公布的计划继续减持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鲍威尔对此表示,相关计划已经走上了正轨,并获得了市场接受。

  FOMC此前宣布,自6月起减少证券持有量,主要是调整公开市场账户(SOMA)中到期证券本金再投资金额。对于美国国债,最初将设定为每月300亿美元,三个月后将增至每月600亿美元的上限。对于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最初将设定为每月175亿美元,三个月后将增至上限每月350亿美元。然而最新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时间内美联储实际上缩表只完成了160亿美元,不到设定目标的20%。

  市场下修加息预期

  随着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结束,市场迅速调整了对未来政策预期的定价。芝商所(CME)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9月美联储加息50基点的概率已经从会议初的47%升至90%,年末利率区间下限将达到3%。

  与此同时,投资者开始为美联储在明年夏天降息做准备。数据显示,2023年7月前美联储降息的概率约75%。相比之下,美联储在6月更新的季度经济展望点阵图则显示,首次降息的节点指向2024年。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 消费者维持开支的同时变得谨慎。根据最新的库存和进出口数据,预计第二季度实际GDP仍有望小幅增长。但现在确实存在这样一种风险,即超额储蓄对支持消费者支出的作用可能低于此前预期,而未来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前景有重大影响。

  回顾历史,联邦基金利率上一次处于2.25%-2.50%的区间是在2018年末。然而,经济疲软的迹象导致美联储停止了进一步的紧缩,并在大约8个月内开始降息。当时美国整体通货膨胀是温和的,因此维持劳动力市场健康成为了首要任务。如今美联储面临的是除了疲软的经济还有更严峻的通胀压力,实现软着陆的政策空间变得有限。

  由于今年早些时候增长放缓、家庭购买力下降和货币政策收紧,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较4月份的预期低了1.4个百分点。施瓦茨向记者分析道,美联储对降低通胀的承诺意味着加息前置的必要性,预计7月加息75个基点后,9月将再次加息50个基点。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经济增长放缓压力或让美联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政策力度逐步减码留出空间。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师凯利(David Kelly)表示,第三季度前景值得警惕。疲软的需求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他预测,政府财政刺激措施到期后可能导致联邦预算赤字率从2021占GDP的12.4%下降到2022年不到4%,这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最大降幅。刺激支出的减少可能减缓经济增长,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此外,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飙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因此经济在短期内陷入衰退的风险相当高。

  美银证券经济学家加彭(Michael Gapen)认为,加息旨在通过减缓整体经济来缓解通货膨胀,这也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进而引发经济动荡。他指出,如果受到进一步压力,鲍威尔将承认“不能排除”经济活动下降或失业率急剧上升的可能性。加彭预计,因为美联储认为抗击通胀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将出现温和的衰退。

  2022 年以来

  全球各地区央行已加息超百次

01.jpg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