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芯片法案对消费电子影响几何?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作者:顾鸿儒

近日,美国政府签署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据文件内容,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近日,美国政府签署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据文件内容,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法案”要求获资企业10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与此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设备制造商收到政府禁令,严禁向中国售卖14nm及以下芯片制造设备。

  分析认为,“芯片法案”是以竞争之名行遏制之实。“美国一系列操作的重点,就是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原秘书长、中国电子商会智能制造专家孙德宝对记者说。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芯片法案”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部分条款限制有关企业在华正常开展经贸与投资活动,将会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

  近年来,随着美国做出了一系列动作,国际形势紧张,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受到冲击。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PC、电视等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全球手机生产量约3.09亿台,低于往年表现;PC出货量约5510万台,季减0.7%;电视出货量达4517万台,季减5%,创下了2012年以来新低纪录。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在消费电子端,“芯片法案”所涉及到的先进制程,主要应用于PC、手机等产品,而电视以及汽车电子,因其芯片成熟工艺较多,反而影响力有限。

  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滕冉向记者表示,在PC端,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主要涉及产品有CPU、GPU以及存储芯片。在手机移动端,包括SoC芯片、5G基带芯片、控制器、存储器等多种芯片,均涉及到先进制造工艺。

  “但是,对于国内手机、PC等终端产品来说,电子元器件都来自全球化采购,几种核心芯片也一直依靠进口。从这个角度看,‘芯片法案’对我国消费电子影响不大。”滕冉说。

  另一方面,受访专家认为,“芯片法案”或降低中国消费电子芯片进口率,带动本土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中国芯片自给率较低,对进口芯片依赖性非常强。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2年上半年,芯片进口额再次超过石油,达到1.35万亿元左右,成为了我国进口第一大商品。

  “‘芯片法案’会倒逼国产化进程,让国产芯片有机会出现在消费电子的产品线上,经过一轮一轮的更新迭代,我们追赶的脚步会越来越快。”孙德宝认为,一些手段不能遏制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反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成长。据了解,在过去一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企业有19家来自中国。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到2025年我国芯片人才缺口或超30万。“很多学生在报考大学时,连微电子是什么都不知道。”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冯士维向记者表示。

  对于如何推动本土消费电子芯片企业发展,半导体行业知名评论家莫大康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应建立举国体制,加大半导体行业发展力度。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产学研”联动,为中国培养所缺的芯片人才。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芯片法案对消费电子影响几何?
中国商务新闻网
近日,美国政府签署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据文件内容,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近日,美国政府签署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据文件内容,美国将向半导体行业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及在未来几年提供约2000亿美元的科研经费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芯片法案”要求获资企业10年内禁止在中国大陆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与此同时,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设备制造商收到政府禁令,严禁向中国售卖14nm及以下芯片制造设备。

  分析认为,“芯片法案”是以竞争之名行遏制之实。“美国一系列操作的重点,就是针对中国先进制造业”。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原秘书长、中国电子商会智能制造专家孙德宝对记者说。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芯片法案”是典型的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部分条款限制有关企业在华正常开展经贸与投资活动,将会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扭曲,对国际贸易造成扰乱。

  近年来,随着美国做出了一系列动作,国际形势紧张,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受到冲击。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PC、电视等市场需求明显下滑:全球手机生产量约3.09亿台,低于往年表现;PC出货量约5510万台,季减0.7%;电视出货量达4517万台,季减5%,创下了2012年以来新低纪录。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在消费电子端,“芯片法案”所涉及到的先进制程,主要应用于PC、手机等产品,而电视以及汽车电子,因其芯片成熟工艺较多,反而影响力有限。

  赛迪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滕冉向记者表示,在PC端,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主要涉及产品有CPU、GPU以及存储芯片。在手机移动端,包括SoC芯片、5G基带芯片、控制器、存储器等多种芯片,均涉及到先进制造工艺。

  “但是,对于国内手机、PC等终端产品来说,电子元器件都来自全球化采购,几种核心芯片也一直依靠进口。从这个角度看,‘芯片法案’对我国消费电子影响不大。”滕冉说。

  另一方面,受访专家认为,“芯片法案”或降低中国消费电子芯片进口率,带动本土产业发展。一直以来,中国芯片自给率较低,对进口芯片依赖性非常强。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2年上半年,芯片进口额再次超过石油,达到1.35万亿元左右,成为了我国进口第一大商品。

  “‘芯片法案’会倒逼国产化进程,让国产芯片有机会出现在消费电子的产品线上,经过一轮一轮的更新迭代,我们追赶的脚步会越来越快。”孙德宝认为,一些手段不能遏制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反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成长。据了解,在过去一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企业有19家来自中国。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到2025年我国芯片人才缺口或超30万。“很多学生在报考大学时,连微电子是什么都不知道。”北京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冯士维向记者表示。

  对于如何推动本土消费电子芯片企业发展,半导体行业知名评论家莫大康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应建立举国体制,加大半导体行业发展力度。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产学研”联动,为中国培养所缺的芯片人才。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