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欧美央行为经济衰退“打预防针”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 俊

上周,欧洲央行年内再度宣布加息,美联储声称坚决降低通胀。欧美央行频频动作,展示遏制高通胀决心,同时又不断释放有关经济衰退的口风,意在给市场“打预防针”。

  上周,欧洲央行年内再度宣布加息,美联储声称坚决降低通胀。欧美央行频频动作,展示遏制高通胀决心,同时又不断释放有关经济衰退的口风,意在给市场“打预防针”。

  9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从9月14日起,将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75个基点至1.25%、1.50%和0.75%。这是欧洲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幅度之大为欧洲央行成立20多年来所罕见。欧洲央行在声明中大幅上调通胀预期,并预计“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3年一季度陷入停滞”。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称,未来将继续加息,“加息次数可能多于两次且小于五次”,这与她去年年底时“2022年加息可能性很小”的表态已是相去甚远。

  有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较去年有所反弹,但近期受到多个不利因素影响,下半年欧元区增速或大幅放缓。一是高通胀对欧洲经济的抑制愈发明显,近期“北溪-1”天然气管道无限期关闭更让欧洲通胀形势雪上加霜;二是全球需求疲软,加之美国加快收缩货币政策,欧洲经济面临的外部贸易金融环境愈发不利;三是疫情持续反复对经济的伤害从未消退;四是地缘政治形势让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急剧下滑。如今欧洲央行释放经济可能“停滞”、还将继续加息等信号,虽然并未明言衰退,但多少有些未雨绸缪又无可奈何的意味。

  相比之下,美联储在遏制通胀上的表态比欧洲更高调。9月7日,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对外承诺打压高通胀,称美联储必须继续加息,“政策利率还需要进一步上升”。9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延续其不久前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鹰派立场,在卡托研究所举办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表示,要在通胀问题上采取果断有力的行动,以避免通胀的社会成本。美联储坚决致力于降低通胀,“历史告诫我们不要过早地放松政策”。美联储负责人在9月议息会议前如此誓言全力遏通胀,不仅期望能扭转外界关于美联储一年多来行动不力的形象,同时也传递出美国愿为此付出更高经济成本的信号。这正如鲍威尔在8日发言中提及,希望有一段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趋势的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正变得更加黯淡。9月7日,美联储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称,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总体仍然疲软,高物价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可能导致未来6至12个月需求进一步走弱。随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利率上升压力正向美国重要经济领域传导。9月8日,房地美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从前一周的5.66%上升至5.89%,已是连续第三周攀升,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利率持续攀升遏制购房需求,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压力不断显现。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近日数据显示,美国7月成屋销售连续第6个月下降,4个主要地区的销售额均出现环比和同比下降。7月新屋市场销售加速下跌,库存升至2008年地产崩盘时水平。

  面对黯淡前景,欧美央行不约而同地选择“打预防针”来调降预期。有分析认为,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而言,由于多年来无节制地举债,经济结构性问题又积累太多,因而经济收缩的时间拖得越久,未来付出的成本只会越高。近期欧美央行的表态和行动蕴含着以“短痛”替代“长痛”的意味。不过,去年欧美央行在通胀苗头刚刚出现时过于犹豫,以致错失遏制通胀“窗口期”,这已让市场对其把握形势的能力产生怀疑。如今又在向快速收缩的另一个极端摆动,一旦政策失当引发大规模经济衰退,怕是难逃“不审势即宽严皆误”的评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欧美央行为经济衰退“打预防针”
经济日报
上周,欧洲央行年内再度宣布加息,美联储声称坚决降低通胀。欧美央行频频动作,展示遏制高通胀决心,同时又不断释放有关经济衰退的口风,意在给市场“打预防针”。
 

  上周,欧洲央行年内再度宣布加息,美联储声称坚决降低通胀。欧美央行频频动作,展示遏制高通胀决心,同时又不断释放有关经济衰退的口风,意在给市场“打预防针”。

  9月8日,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从9月14日起,将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75个基点至1.25%、1.50%和0.75%。这是欧洲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幅度之大为欧洲央行成立20多年来所罕见。欧洲央行在声明中大幅上调通胀预期,并预计“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3年一季度陷入停滞”。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称,未来将继续加息,“加息次数可能多于两次且小于五次”,这与她去年年底时“2022年加息可能性很小”的表态已是相去甚远。

  有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较去年有所反弹,但近期受到多个不利因素影响,下半年欧元区增速或大幅放缓。一是高通胀对欧洲经济的抑制愈发明显,近期“北溪-1”天然气管道无限期关闭更让欧洲通胀形势雪上加霜;二是全球需求疲软,加之美国加快收缩货币政策,欧洲经济面临的外部贸易金融环境愈发不利;三是疫情持续反复对经济的伤害从未消退;四是地缘政治形势让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急剧下滑。如今欧洲央行释放经济可能“停滞”、还将继续加息等信号,虽然并未明言衰退,但多少有些未雨绸缪又无可奈何的意味。

  相比之下,美联储在遏制通胀上的表态比欧洲更高调。9月7日,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对外承诺打压高通胀,称美联储必须继续加息,“政策利率还需要进一步上升”。9月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延续其不久前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鹰派立场,在卡托研究所举办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表示,要在通胀问题上采取果断有力的行动,以避免通胀的社会成本。美联储坚决致力于降低通胀,“历史告诫我们不要过早地放松政策”。美联储负责人在9月议息会议前如此誓言全力遏通胀,不仅期望能扭转外界关于美联储一年多来行动不力的形象,同时也传递出美国愿为此付出更高经济成本的信号。这正如鲍威尔在8日发言中提及,希望有一段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趋势的时期。

  当前,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正变得更加黯淡。9月7日,美联储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称,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总体仍然疲软,高物价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可能导致未来6至12个月需求进一步走弱。随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利率上升压力正向美国重要经济领域传导。9月8日,房地美数据显示,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从前一周的5.66%上升至5.89%,已是连续第三周攀升,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利率持续攀升遏制购房需求,对美国房地产市场压力不断显现。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近日数据显示,美国7月成屋销售连续第6个月下降,4个主要地区的销售额均出现环比和同比下降。7月新屋市场销售加速下跌,库存升至2008年地产崩盘时水平。

  面对黯淡前景,欧美央行不约而同地选择“打预防针”来调降预期。有分析认为,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而言,由于多年来无节制地举债,经济结构性问题又积累太多,因而经济收缩的时间拖得越久,未来付出的成本只会越高。近期欧美央行的表态和行动蕴含着以“短痛”替代“长痛”的意味。不过,去年欧美央行在通胀苗头刚刚出现时过于犹豫,以致错失遏制通胀“窗口期”,这已让市场对其把握形势的能力产生怀疑。如今又在向快速收缩的另一个极端摆动,一旦政策失当引发大规模经济衰退,怕是难逃“不审势即宽严皆误”的评价。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