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增强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作者:王莉莉

近日,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稳外贸政策实施效果在三季度开始集中显现,上半年企业反映强烈的运价、能源、资金、汇率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近日,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稳外贸政策实施效果在三季度开始集中显现,上半年企业反映强烈的运价、能源、资金、汇率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总的看,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明显增强,持续展现较强韧性。”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说。

  东盟、欧盟、美国为新增订单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45.1%的外贸企业表示三季度外贸发展信心逐步恢复;30.31%的外贸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能够实现同比增长,该比例较二季度上升4.0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对全年外贸形势更为乐观,小微企业预期虽然较弱,但较二季度有所改善。

  具体来看,外贸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外贸企业出口额和利润双双向好。22.69%的企业贸易额环比上升,19.52%的企业利润环比上涨。二是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利润增长幅度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造纸和纸制品、专用设备制造、汽车等行业外贸增长动力较足,分别有40%、39.29%、35%和28.28%的企业实现出口利润环比增长。三是随着企业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了解和运用的加深,东盟成为中国外贸订单最大来源市场,三季度外贸企业新增订单主要来源市场前三位分别为东盟、欧盟和美国,占比分别为30.6%、30.55%和25.29%。四是外贸企业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寄予厚望,46.7%的企业认为外贸综合服务对出口促进的作用最大,22.52%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的作用较大。

  本次调查也反映了外贸企业的主要困难和诉求。“当前,外贸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收缩、在手订单不足、综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复困扰、经贸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扰。”孙晓说。调查显示,60.02%的企业表示订单下降是面临的最大困难,51.83%的企业感受到订单分流,56.22%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47.68%的企业反映疫情影响生产。

  外贸企业提出三方面诉求

  报告认为,当前外贸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收缩、在手订单不足、综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复、经贸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扰。外贸企业提出了三方面政策诉求:一是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延续相关税收减免优惠举措,帮助企业降成本、增信心、解难题。二是加快恢复国内线下办展,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境外参展,提高跨境人员流动便利性。三是加大外贸企业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培训咨询,助企有效应对国际经贸摩擦,全面提高企业运用优惠政策和抗击外部风险能力。

  在经贸摩擦方面,孙晓表示,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经贸摩擦,提供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中国贸促会对20个国家(地区)的经贸措施进行系统跟踪,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定期发布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截至目前已发布20余期报告。

  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273,处于高位,比5月上升90个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1个点。

  孙晓表示,从今年前6个月的数据来看,当前经贸摩擦存在五大特点:一是上半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持续处于高位,二是美国仍是全球经贸摩擦的主要发起方,三是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成为经贸摩擦的新诱因,四是全球经贸摩擦波及的产品面越来越大,五是经贸摩擦影响正向供应链稳定、粮食安全、金融交易安全等领域蔓延。

  “我们呼吁全球工商界继续加强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各国政府致力于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孙晓表示。

  稳外贸政策不断出台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实施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日前,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孙晓表示,贸促会也会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形势新动向、外贸外资企业新困难,帮助企业纾困:“搭建更多平台,组织企业参与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会议,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国外大型展会,千方百计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寻商机。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提升优惠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做好国际经贸仲裁、商事调解和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应对贸易摩擦。”孙晓说。

  中国贸促会作为出国参加举办经贸展览会的管理部门,及时推出恢复出国经贸展览的针对性举措,将“参加国外线上展览会”“代参展”“远程线下办展”等创新形式视同线下国外参办展,核发项目批件,并将于近期推进试点审批组展单位赴重点国家、重点展会团组项目相关工作。

  无独有偶,近日,商务部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增强外贸履约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保障能力、促进贸易畅通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力稳外贸。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不少举措,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例如,今年以来,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在疫情冲击、海外需求不振等影响下顶住压力,一系列有力的稳外贸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稳住了外贸大盘。今年1月至8月,广东外贸进出口达5.27万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3.34万亿元,增长4.9%。

  广东省从去年至今持续深入实施的包括数字贸易工程、“粤贸全球”品牌工程、通关便利化改革工程、贸易新业态工程等在内的“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在畅通贸易通道、挖掘外贸增长潜力等方面推出了大量实招硬招。比如,提出每年面向海外和国内各举办百场以上“粤贸全球”和“粤贸全国”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分别带动1万家以上企业参与,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等。

  重庆市组建了稳外贸工作专班,分级分类建立100家重点外贸企业联系走访制度、400家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并按照“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原则,加大对汽车等重点领域外贸企业用工、用电、用气和物流运输保障的协调调度,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

  而江苏省已先后出台“跨周期调节稳外贸14条”“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16条”“推动外贸保稳提质12条”等政策举措,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继续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当前外贸工作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宣烨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应与实体企业在“卡脖子”问题上协同突破,打造稳得住、抢不走的市场竞争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增强
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近日,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稳外贸政策实施效果在三季度开始集中显现,上半年企业反映强烈的运价、能源、资金、汇率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近日,中国贸促会对外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稳外贸政策实施效果在三季度开始集中显现,上半年企业反映强烈的运价、能源、资金、汇率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总的看,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明显增强,持续展现较强韧性。”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说。

  东盟、欧盟、美国为新增订单主要来源

  调查显示,45.1%的外贸企业表示三季度外贸发展信心逐步恢复;30.31%的外贸企业预计全年贸易额能够实现同比增长,该比例较二季度上升4.09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对全年外贸形势更为乐观,小微企业预期虽然较弱,但较二季度有所改善。

  具体来看,外贸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外贸企业出口额和利润双双向好。22.69%的企业贸易额环比上升,19.52%的企业利润环比上涨。二是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利润增长幅度大。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运输设备、造纸和纸制品、专用设备制造、汽车等行业外贸增长动力较足,分别有40%、39.29%、35%和28.28%的企业实现出口利润环比增长。三是随着企业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了解和运用的加深,东盟成为中国外贸订单最大来源市场,三季度外贸企业新增订单主要来源市场前三位分别为东盟、欧盟和美国,占比分别为30.6%、30.55%和25.29%。四是外贸企业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寄予厚望,46.7%的企业认为外贸综合服务对出口促进的作用最大,22.52%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的作用较大。

  本次调查也反映了外贸企业的主要困难和诉求。“当前,外贸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收缩、在手订单不足、综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复困扰、经贸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扰。”孙晓说。调查显示,60.02%的企业表示订单下降是面临的最大困难,51.83%的企业感受到订单分流,56.22%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47.68%的企业反映疫情影响生产。

  外贸企业提出三方面诉求

  报告认为,当前外贸企业面临外部需求收缩、在手订单不足、综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复、经贸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扰。外贸企业提出了三方面政策诉求:一是继续加大减税降费落实力度,延续相关税收减免优惠举措,帮助企业降成本、增信心、解难题。二是加快恢复国内线下办展,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境外参展,提高跨境人员流动便利性。三是加大外贸企业利用自贸协定优惠政策的培训咨询,助企有效应对国际经贸摩擦,全面提高企业运用优惠政策和抗击外部风险能力。

  在经贸摩擦方面,孙晓表示,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经贸摩擦,提供风险预警和决策支持,中国贸促会对20个国家(地区)的经贸措施进行系统跟踪,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定期发布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截至目前已发布20余期报告。

  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273,处于高位,比5月上升90个点,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1个点。

  孙晓表示,从今年前6个月的数据来看,当前经贸摩擦存在五大特点:一是上半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持续处于高位,二是美国仍是全球经贸摩擦的主要发起方,三是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影响成为经贸摩擦的新诱因,四是全球经贸摩擦波及的产品面越来越大,五是经贸摩擦影响正向供应链稳定、粮食安全、金融交易安全等领域蔓延。

  “我们呼吁全球工商界继续加强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各国政府致力于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孙晓表示。

  稳外贸政策不断出台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实施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日前,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孙晓表示,贸促会也会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形势新动向、外贸外资企业新困难,帮助企业纾困:“搭建更多平台,组织企业参与B20(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会议,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国外大型展会,千方百计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寻商机。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等自贸协定优惠政策,提升优惠原产地证签发便利化水平,做好国际经贸仲裁、商事调解和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企业加强合规建设、应对贸易摩擦。”孙晓说。

  中国贸促会作为出国参加举办经贸展览会的管理部门,及时推出恢复出国经贸展览的针对性举措,将“参加国外线上展览会”“代参展”“远程线下办展”等创新形式视同线下国外参办展,核发项目批件,并将于近期推进试点审批组展单位赴重点国家、重点展会团组项目相关工作。

  无独有偶,近日,商务部印发《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增强外贸履约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强化保障能力、促进贸易畅通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力稳外贸。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不少举措,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例如,今年以来,全国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在疫情冲击、海外需求不振等影响下顶住压力,一系列有力的稳外贸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稳住了外贸大盘。今年1月至8月,广东外贸进出口达5.27万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3.34万亿元,增长4.9%。

  广东省从去年至今持续深入实施的包括数字贸易工程、“粤贸全球”品牌工程、通关便利化改革工程、贸易新业态工程等在内的“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在畅通贸易通道、挖掘外贸增长潜力等方面推出了大量实招硬招。比如,提出每年面向海外和国内各举办百场以上“粤贸全球”和“粤贸全国”线上线下经贸活动,分别带动1万家以上企业参与,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等。

  重庆市组建了稳外贸工作专班,分级分类建立100家重点外贸企业联系走访制度、400家重点外贸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并按照“一企一策、一问题一方案”原则,加大对汽车等重点领域外贸企业用工、用电、用气和物流运输保障的协调调度,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

  而江苏省已先后出台“跨周期调节稳外贸14条”“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16条”“推动外贸保稳提质12条”等政策举措,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继续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是当前外贸工作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宣烨建议,相关科研单位应与实体企业在“卡脖子”问题上协同突破,打造稳得住、抢不走的市场竞争力。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