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国际中小企业在华兴业助推高水平开放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张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外开放方面有颇多着墨,不仅重申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还为未来对外开放规划了路线,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就是说,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外开放方面有颇多着墨,不仅重申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还为未来对外开放规划了路线,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就是说,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纵观当下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世界经济开放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生产、生活与贸易方式,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各国积极争取新领域新议题的话语权。这使得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进博会上,一批国际中小企业大放光彩,这一方面说明中小企业也会和大市场相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破解当前世界开放发展难题、抓紧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用好国际中小企业。

  重视国际中小企业来华发展可彰显我国的开放承诺。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挺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面向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来华发展,而且也欢迎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来华共享机遇。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逐步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广阔下沉市场加大布局,在大企业的带动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中小企业关注到除北上广深之外的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等广阔的市场。地方政府重视吸引中小企业不仅将树立我国对内外资企业、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的典范,也是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

  助力国际中小企业发展能激发我国的市场潜力。无论是这些中小企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产品或别具民族风,或质量较高,或科技含量较高,或绿色低碳,在中国市场就有一定优势。加之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尤其是国内直播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这些产品打开中国市场的难度。若帮助这些中小企业从单纯的贸易商转变为投资商,在华扩大其产能,就能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新动能。

  引导国际中小企业融入能完善我国的产业生态。从国际中小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方式来看,大约有两种:一是研发型进入,企业在中国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或将研发业务外包给中国企业,进而形成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培养中国相关行业人才;二是供应链型进入,企业将生产部门布局在中国或者委托中国企业生产,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扩大其产能,还可以深化其与中国本土中小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产业生态。《“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提升到30%,这更离不开吸引中小企业来华发展。

  护航国际中小企业成长能推动我国的制度创新。制度型开放对我国未来推进高水平开放起到引领作用,而制度型开放又依赖于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不断的制度创新,从而促进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国际中小企业不仅对市场发展的嗅觉十分敏感,而且对制度层面的感触也特别灵敏。若我们针对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出台普惠性的政策,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展示我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成果。

  当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注重以大项目、龙头企业带动外商企业投资,其实反其道而行之也未尝不可。我们要知道,跨国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可能患上大公司病,对其业务拓展,特别是对产品和服务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造成阻碍。因此,许多跨国公司都注重与中小企业合作,给予其帮助或孵化。这样来看,一个国际中小企业聚集度高、发展活力强的地方,其开放程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产业生态较为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对大型企业投资的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加。

  相对于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际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还是颇有难度,例如,中小企业与政府机构、合作伙伴谈判话语权较弱,理解政策文件存在文化差异,提供的服务较为简单等等。这就不仅要通过培训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最新数据、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更全面的投资信息,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合作伙伴或中介机构,为其进一步拓展市场打好基础。总之,让国际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将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新动能和新力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国际中小企业在华兴业助推高水平开放
中国贸易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外开放方面有颇多着墨,不仅重申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还为未来对外开放规划了路线,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就是说,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外开放方面有颇多着墨,不仅重申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还为未来对外开放规划了路线,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就是说,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纵观当下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世界经济开放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生产、生活与贸易方式,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各国积极争取新领域新议题的话语权。这使得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进博会上,一批国际中小企业大放光彩,这一方面说明中小企业也会和大市场相遇,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破解当前世界开放发展难题、抓紧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一个有力抓手——用好国际中小企业。

  重视国际中小企业来华发展可彰显我国的开放承诺。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挺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面向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来华发展,而且也欢迎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来华共享机遇。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逐步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广阔下沉市场加大布局,在大企业的带动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中小企业关注到除北上广深之外的新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等广阔的市场。地方政府重视吸引中小企业不仅将树立我国对内外资企业、大中小企业一视同仁的典范,也是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

  助力国际中小企业发展能激发我国的市场潜力。无论是这些中小企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产品或别具民族风,或质量较高,或科技含量较高,或绿色低碳,在中国市场就有一定优势。加之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尤其是国内直播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是进一步降低了这些产品打开中国市场的难度。若帮助这些中小企业从单纯的贸易商转变为投资商,在华扩大其产能,就能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新动能。

  引导国际中小企业融入能完善我国的产业生态。从国际中小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方式来看,大约有两种:一是研发型进入,企业在中国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或将研发业务外包给中国企业,进而形成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培养中国相关行业人才;二是供应链型进入,企业将生产部门布局在中国或者委托中国企业生产,这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扩大其产能,还可以深化其与中国本土中小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利于完善我国的产业生态。《“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提升到30%,这更离不开吸引中小企业来华发展。

  护航国际中小企业成长能推动我国的制度创新。制度型开放对我国未来推进高水平开放起到引领作用,而制度型开放又依赖于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不断的制度创新,从而促进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加快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国际中小企业不仅对市场发展的嗅觉十分敏感,而且对制度层面的感触也特别灵敏。若我们针对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出台普惠性的政策,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展示我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成果。

  当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注重以大项目、龙头企业带动外商企业投资,其实反其道而行之也未尝不可。我们要知道,跨国公司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可能患上大公司病,对其业务拓展,特别是对产品和服务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造成阻碍。因此,许多跨国公司都注重与中小企业合作,给予其帮助或孵化。这样来看,一个国际中小企业聚集度高、发展活力强的地方,其开放程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产业生态较为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对大型企业投资的吸引力也会大大增加。

  相对于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际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还是颇有难度,例如,中小企业与政府机构、合作伙伴谈判话语权较弱,理解政策文件存在文化差异,提供的服务较为简单等等。这就不仅要通过培训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最新数据、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更全面的投资信息,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合作伙伴或中介机构,为其进一步拓展市场打好基础。总之,让国际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上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将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新动能和新力量。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