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逆转美元强势升值的拐点到来?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路 虹

11月23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1.07%至106.0760。下跌主因是当日美联储公布的11月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大多数决策者同意放缓加息步伐,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较小的加息幅度就可以抑制通胀。

  11月23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1.07%至106.0760。下跌主因是当日美联储公布的11月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大多数决策者同意放缓加息步伐,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较小的加息幅度就可以抑制通胀。

  美联储作出这样的判断,基于美国近期经济数据的变化。

  一是美国11月衡量新订单的指标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标准普尔全球11月综合采购经理指数(S&P Global flash)下跌约2点,至46.3(低于50表明活动萎缩),最新数据是2009年以来最差的数据之一。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指出,与利率上升、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通胀持续上升的影响相关的需求回落,对新订单的综合衡量出现了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萎缩。标普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报告称,生活成本上升、金融状况收紧(尤其是借贷成本上升)以及美国国内和出口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报告显示,服务提供商的活动以两年多来第二快的速度收缩,新业务的衡量标准在四个月内第三次收缩。

  二是11月23日金融分析公司标普全球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11月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下行,两项指标均低于荣枯线。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从上月的50.4降至47.6,刷新30个月来低位;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跌破50荣枯线,从上月的50.7跌至47.2,也录得30个月新低。

  三是因市场需求疲软,美国通胀压力在渐渐缓解。虽然美国10月通胀率勉强降至7.7%,但目前美国核心商品价格的月环比下降,供应链改善,消费者需求放缓,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有望走低。机构预计2022年在5%,2023年降至2.9%,2024年降至2.4%。最新发布的密歇根大学11月消费者信心终值报告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物价将同比上涨4.9%,升幅低于本月早些时候预期的5.1%。虽然目前美国通胀压力还在高位,但美国通胀以及核心通胀的拐点已现,核心商品通胀压力出现明显下降,美国通胀治理或将于明年上半年出现较大进展。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较难大幅上升,以及美国经济出现恶化迹象的背景下,美元指数过去一年来强势升值的拐点或已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提及,市场机构预测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强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声。具体而言,历史上美元指数的上行动力往往来源于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经济相对强劲的表现。

  不过,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11月23日表示,降低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同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的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与会的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美国的通胀压力几乎没有减轻的迹象;与此同时,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放慢加息步伐。澳新银行经济学家认为,美元指数下跌的情况不太可能持续,市场对美国最新CPI数据的反应被夸大了,因为美国通胀率仍接近7.7%,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此外,美国11月CPI环比增幅仍为0.4%。对美联储来说,仅仅相信通胀会回到2%的可持续水平是不够的。美联储的任何强硬言论都可能逆转近期美元的走势。在2023年初之前,通胀回落和利率上升将使市场实际利率持续上升。

  国际投行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森(Mike Wilson)甚至认为,投资者应该为2023年市场的“极端波动”做好准备,因为美国经济将经历上世纪40年代那种盛衰交替的通胀周期。他将当前的通胀周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植于经济中的需求驱动型通胀进行了比较。在上世纪40年代,供需最终平衡了,但通胀依然顽固,这可能是预测明年经济前景的一个线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逆转美元强势升值的拐点到来?
国际商报
11月23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1.07%至106.0760。下跌主因是当日美联储公布的11月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大多数决策者同意放缓加息步伐,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较小的加息幅度就可以抑制通胀。
 

  11月23日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1.07%至106.0760。下跌主因是当日美联储公布的11月会议记录显示,联储大多数决策者同意放缓加息步伐,这意味着美联储认为较小的加息幅度就可以抑制通胀。

  美联储作出这样的判断,基于美国近期经济数据的变化。

  一是美国11月衡量新订单的指标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标准普尔全球11月综合采购经理指数(S&P Global flash)下跌约2点,至46.3(低于50表明活动萎缩),最新数据是2009年以来最差的数据之一。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指出,与利率上升、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通胀持续上升的影响相关的需求回落,对新订单的综合衡量出现了自2020年5月以来的最大萎缩。标普全球市场情报(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报告称,生活成本上升、金融状况收紧(尤其是借贷成本上升)以及美国国内和出口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带来的阻力越来越大”。报告显示,服务提供商的活动以两年多来第二快的速度收缩,新业务的衡量标准在四个月内第三次收缩。

  二是11月23日金融分析公司标普全球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11月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继续下行,两项指标均低于荣枯线。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从上月的50.4降至47.6,刷新30个月来低位;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跌破50荣枯线,从上月的50.7跌至47.2,也录得30个月新低。

  三是因市场需求疲软,美国通胀压力在渐渐缓解。虽然美国10月通胀率勉强降至7.7%,但目前美国核心商品价格的月环比下降,供应链改善,消费者需求放缓,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有望走低。机构预计2022年在5%,2023年降至2.9%,2024年降至2.4%。最新发布的密歇根大学11月消费者信心终值报告显示,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物价将同比上涨4.9%,升幅低于本月早些时候预期的5.1%。虽然目前美国通胀压力还在高位,但美国通胀以及核心通胀的拐点已现,核心商品通胀压力出现明显下降,美国通胀治理或将于明年上半年出现较大进展。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较难大幅上升,以及美国经济出现恶化迹象的背景下,美元指数过去一年来强势升值的拐点或已出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提及,市场机构预测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强升值周期或已接近尾声。具体而言,历史上美元指数的上行动力往往来源于美联储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经济相对强劲的表现。

  不过,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11月23日表示,降低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同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的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与会的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美国的通胀压力几乎没有减轻的迹象;与此同时,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放慢加息步伐。澳新银行经济学家认为,美元指数下跌的情况不太可能持续,市场对美国最新CPI数据的反应被夸大了,因为美国通胀率仍接近7.7%,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此外,美国11月CPI环比增幅仍为0.4%。对美联储来说,仅仅相信通胀会回到2%的可持续水平是不够的。美联储的任何强硬言论都可能逆转近期美元的走势。在2023年初之前,通胀回落和利率上升将使市场实际利率持续上升。

  国际投行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森(Mike Wilson)甚至认为,投资者应该为2023年市场的“极端波动”做好准备,因为美国经济将经历上世纪40年代那种盛衰交替的通胀周期。他将当前的通胀周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植于经济中的需求驱动型通胀进行了比较。在上世纪40年代,供需最终平衡了,但通胀依然顽固,这可能是预测明年经济前景的一个线索。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