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器作用凸显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

今年以来,全球旅行服务加速回暖,运输服务保持高位运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表现尤为亮眼。

  今年以来,全球旅行服务加速回暖,运输服务保持高位运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表现尤为亮眼。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9185.5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服务出口23581.5亿元,增长18.1%;服务进口25604亿元,增长16.4%;逆差为2022.6亿元。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在去年已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前10个月在此基础上仍然保持了17.2%的同比正增长。这充分说明,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新动能。预计今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000亿美元。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也表示,总体上看,前10个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结构更趋均衡。这是中国服务贸易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生动体现。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是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1—10月,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0478亿元,增长10.3%。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1499.2亿元,增长14.3%;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3%、16.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8978.8亿元,增长5.6%;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57.1%。

  “疫情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都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表现亮眼,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增速较快。”李俊分析道,“这是因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抗击疫情冲击的能力较强,线上化交流、交互的比例较高,所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由此可见,知识密集型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稳定器,为疫情下保持服务贸易稳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郑伟也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势头不减,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四成,是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他特别提到,从出口看,1—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已接近中国服务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两个服务部门的出口增速较快,表明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成效正在显现,已具备一定国际比较优势。从进口看,以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和高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为代表的高质量服务进口占比不断提升,深刻反映出中国服务进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保险服务进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1—10月,保险服务进口同比增长近六成,成绩喜人。相信随着我国服务贸易扩大开放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优质服务将进入中国市场。”郑伟说。

  除知识密集型服务外,今年以来,旅行服务贸易也呈现出复苏的趋势,拉动中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1—10月,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6890.6亿元,增长9.1%。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旅行服务贸易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相信旅行作为我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部门将快速反弹,进而带动整体服务贸易额实现大幅提升。”郑伟如是说。

  数据显示,剔除旅行服务贸易,1—10月,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长18.6%,其中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1%;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增长51.7%,其中出口增长66.7%,进口增长36.9%。

  展望未来,李俊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明年中国服务贸易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旅行服务贸易。随着国际边境旅行政策的放松,旅行服务将会迎来较快的恢复增长。另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也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挑战方面,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外需不足,新冠肺炎疫情走势也不太明朗,加之乌克兰危机、美国脱钩断链等都会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此,下一步,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统计监测,提高服务贸易风险防范能力,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稳定器作用凸显
国际商报
今年以来,全球旅行服务加速回暖,运输服务保持高位运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表现尤为亮眼。
 

  今年以来,全球旅行服务加速回暖,运输服务保持高位运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规模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水平。其中,中国服务贸易表现尤为亮眼。

  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49185.5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服务出口23581.5亿元,增长18.1%;服务进口25604亿元,增长16.4%;逆差为2022.6亿元。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表示,中国服务贸易规模在去年已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今年前10个月在此基础上仍然保持了17.2%的同比正增长。这充分说明,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外贸增长提供了新动能。预计今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000亿美元。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也表示,总体上看,前10个月中国服务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结构更趋均衡。这是中国服务贸易实现多元化发展的生动体现。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是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显示,1—10月,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0478亿元,增长10.3%。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1499.2亿元,增长14.3%;出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7.3%、16.3%。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8978.8亿元,增长5.6%;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保险服务,增速达57.1%。

  “疫情背景下,全球服务贸易都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表现亮眼,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增速较快。”李俊分析道,“这是因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抗击疫情冲击的能力较强,线上化交流、交互的比例较高,所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由此可见,知识密集型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稳定器,为疫情下保持服务贸易稳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郑伟也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势头不减,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四成,是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他特别提到,从出口看,1—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已接近中国服务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两个服务部门的出口增速较快,表明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成效正在显现,已具备一定国际比较优势。从进口看,以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和高技术服务业外商投资为代表的高质量服务进口占比不断提升,深刻反映出中国服务进口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保险服务进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1—10月,保险服务进口同比增长近六成,成绩喜人。相信随着我国服务贸易扩大开放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际优质服务将进入中国市场。”郑伟说。

  除知识密集型服务外,今年以来,旅行服务贸易也呈现出复苏的趋势,拉动中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1—10月,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6890.6亿元,增长9.1%。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减弱,旅行服务贸易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相信旅行作为我国最大的服务贸易部门将快速反弹,进而带动整体服务贸易额实现大幅提升。”郑伟如是说。

  数据显示,剔除旅行服务贸易,1—10月,中国服务进出口增长18.6%,其中出口增长19%,进口增长18.1%;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增长51.7%,其中出口增长66.7%,进口增长36.9%。

  展望未来,李俊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明年中国服务贸易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旅行服务贸易。随着国际边境旅行政策的放松,旅行服务将会迎来较快的恢复增长。另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也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挑战方面,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外需不足,新冠肺炎疫情走势也不太明朗,加之乌克兰危机、美国脱钩断链等都会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为此,下一步,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加强服务贸易统计监测,提高服务贸易风险防范能力,助力贸易强国建设。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