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美欧通胀降温2023年全球通胀风险和不确定性仍存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白舒婕

经历2022年一整年的高通胀后,近期美欧经济体通胀压力显露放缓迹象。

  经历2022年一整年的高通胀后,近期美欧经济体通胀压力显露放缓迹象。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5%,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为自2022年年中达到峰值以来连续6个月放缓;CPI环比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降幅也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大值。

  与此同时,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增长9.2%,分别低于11月的10.1%和10月创纪录的10.6%,增幅创2022年8月以来新低。

  随着数据超预期放缓,市场也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普遍预期下次议息会议将下调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通胀压力缓解,加之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将对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 但加息进程或分化

  谈及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的原因,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能源等消费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是主推因素。这也是过去一年美欧经济体持续加息缩表的结果。

  2022年,美联储为抑制高企的通胀,累计加息425个基点(bp)将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0附近提升至4.25%~4.50%。去年欧洲央行共进行了四次加息,累计加息250个基点,为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最激进的一轮加息。

  通胀超预期下降,令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有望放缓加息力度,甚至停止加息。张奥平预计,2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有望下调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

  资产管理公司和谐汇一认为,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美国通胀下行趋势确立,美元和美债长端利率基本见顶,预计在今年2月或3月美联储将结束此轮加息,全球流动性紧张将缓解,北上资金有望重新净流入A股。

  清和泉资本则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上半年暂停加息。“虽然美国核心通胀仍具有韧性,但已经迎来了拐点。后续随着通胀的回落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有望暂停加息,而在下半年则有望迎来重要的观察窗口——宽松预期。”

  与之相比,欧洲央行的加息进程似乎并未转向。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曾在2022年12月态度强硬地表示,“任何认为这是欧洲央行转折点的人都是错的,我们没有转向,没有动摇”。她还表示,将从2023年3月开始以平均每月150亿欧元(约合16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直至二季度末。

  紧缩政策对全球经济

  抑制效应将显现

  “尽管随着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似乎预示着40年未有的全球高通胀将迎来拐点,但并非安全无虞,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张奥平预判道。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美国通胀“逆风”主要为核心服务项,尤其是住房项、薪资增速高黏性预计将导致核心服务项较难快速回落,未来美国通胀下行速度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尤其是非房租服务通胀值得关注和警惕,这部分在CPI篮子中占比约24%,且与劳动力成本相关性较高。过去两年由于劳动力供给收缩,工资上涨较多,非房租服务通胀面临上行风险。

  欧元区方面,2022年12月核心CPI继续攀升,同比初值增长5.2%,增幅创纪录新高。其中,能源价格上涨速度较慢,但食品、酒精和烟草、非能源工业品和服务的成本继续上涨。

  值得警惕的是,2022年美欧国家紧缩货币政策对本国及全球经济的抑制效应将在2023年滞后显现。美国经济可能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同时欧洲经济也面临通胀水平连创新高、能源供应紧张和经济复苏缓慢的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急剧放缓,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6个月前预测的3%降至1.7%。

  “新的一年,美联储可能面临着从对抗通胀向对抗经济衰退转变,或将把更多的目光和宏观政策放到经济增长上来。”张奥平说。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美欧通胀降温2023年全球通胀风险和不确定性仍存
国际商报
经历2022年一整年的高通胀后,近期美欧经济体通胀压力显露放缓迹象。
 

  经历2022年一整年的高通胀后,近期美欧经济体通胀压力显露放缓迹象。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5%,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为自2022年年中达到峰值以来连续6个月放缓;CPI环比下降0.1%,为两年半来首次环比下降,降幅也是2020年4月以来最大值。

  与此同时,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增长9.2%,分别低于11月的10.1%和10月创纪录的10.6%,增幅创2022年8月以来新低。

  随着数据超预期放缓,市场也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普遍预期下次议息会议将下调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通胀压力缓解,加之市场对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将对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 但加息进程或分化

  谈及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的原因,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能源等消费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是主推因素。这也是过去一年美欧经济体持续加息缩表的结果。

  2022年,美联储为抑制高企的通胀,累计加息425个基点(bp)将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从0附近提升至4.25%~4.50%。去年欧洲央行共进行了四次加息,累计加息250个基点,为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最激进的一轮加息。

  通胀超预期下降,令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有望放缓加息力度,甚至停止加息。张奥平预计,2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有望下调加息幅度至25个基点。

  资产管理公司和谐汇一认为,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缩表,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美国通胀下行趋势确立,美元和美债长端利率基本见顶,预计在今年2月或3月美联储将结束此轮加息,全球流动性紧张将缓解,北上资金有望重新净流入A股。

  清和泉资本则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上半年暂停加息。“虽然美国核心通胀仍具有韧性,但已经迎来了拐点。后续随着通胀的回落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3年上半年美联储有望暂停加息,而在下半年则有望迎来重要的观察窗口——宽松预期。”

  与之相比,欧洲央行的加息进程似乎并未转向。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曾在2022年12月态度强硬地表示,“任何认为这是欧洲央行转折点的人都是错的,我们没有转向,没有动摇”。她还表示,将从2023年3月开始以平均每月150亿欧元(约合160亿美元)的速度缩减资产负债表,直至二季度末。

  紧缩政策对全球经济

  抑制效应将显现

  “尽管随着美欧经济体通胀放缓,似乎预示着40年未有的全球高通胀将迎来拐点,但并非安全无虞,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张奥平预判道。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美国通胀“逆风”主要为核心服务项,尤其是住房项、薪资增速高黏性预计将导致核心服务项较难快速回落,未来美国通胀下行速度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尤其是非房租服务通胀值得关注和警惕,这部分在CPI篮子中占比约24%,且与劳动力成本相关性较高。过去两年由于劳动力供给收缩,工资上涨较多,非房租服务通胀面临上行风险。

  欧元区方面,2022年12月核心CPI继续攀升,同比初值增长5.2%,增幅创纪录新高。其中,能源价格上涨速度较慢,但食品、酒精和烟草、非能源工业品和服务的成本继续上涨。

  值得警惕的是,2022年美欧国家紧缩货币政策对本国及全球经济的抑制效应将在2023年滞后显现。美国经济可能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出现同比负增长,同时欧洲经济也面临通胀水平连创新高、能源供应紧张和经济复苏缓慢的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可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急剧放缓,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6个月前预测的3%降至1.7%。

  “新的一年,美联储可能面临着从对抗通胀向对抗经济衰退转变,或将把更多的目光和宏观政策放到经济增长上来。”张奥平说。


01.jpg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