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图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高乔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5国。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5国。在这之前,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打前站”访问美国,在多个场合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不但撺掇G7今年采取协调行动,以防止中国对部分贸易伙伴施加的“经济胁迫”,试图“抱团”遏制中国;更是露骨地说:“我们可能需要做好准备,确定那些想要实施胁迫的国家的短板,然后在必要时采取反制措施”。

  日本高官在多个外交场合把“经济胁迫”挂在嘴边,是为了向盟友美国“表忠心”,还是为自己的野心“打掩护”?日本炒作“经济胁迫”背后的企图值得深究。

  梳理日本近来的国家战略调整可以发现,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与岸田政府强调的经济安保机制一脉相承。岸田政府强调经济安保,并首次将经济安保写入国家战略文件,为当前日本的内政外交的系列动作奠定基调。而中国一直是日本为推行经济安保举措设立的“假想敌”。2022年4月公布的日本新版《外交蓝皮书》强调,将强化日美、日澳以及日欧等经济安保合作,加快“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构建。同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通商白皮书》也提出,半导体、蓄电池等重要品种应降低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日媒分析,此番西村康稔访美,考虑到“抗衡中国和俄罗斯”,美日将在半导体以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因此,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无疑是想让日本谋求经济安保师出有名,也让日美扩大经济安保领域合作顺理成章。

  观察日本一直以来的外交姿态,不难看出,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其实是顺着美国的遏华话术“鹦鹉学舌”。近年来,“经济胁迫”已成为一些美西方国家污蔑中国的惯用话语。最近,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在美欧高层对话上指责中国对他国进行“经济胁迫”。此前,G7会谈,美国频频拿中国“经济胁迫”说事。自视为美国铁杆盟友的日本,在担任G7轮值主席国期间,继续散布美西方炮制的涉华谎言,企图借此在遏华上有所作为,展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乍看上去,日本配合美国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既顾了面子,也抓了里子。然而,日本的这点操弄舆论的小心思,对于日本真正解决经济社会矛盾、提升国际声誉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根据日本工业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日本工业产出已连续3个月下降,陷入萎缩态势。据日媒分析,工业产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传送带、起重机以及用于制造芯片和平板显示器的设备产量下降。除了工业产出“疲软”,日本贸易出口也陷入低迷。在此经济困境中,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强行以所谓“安全”阻挠对华经贸、科技合作,企图与中国“脱钩”,表面上是对美国表了忠心,实际上不仅损害中日正常经贸往来,更损害本国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运行。

  作为美国“经济胁迫”曾经的受害者,日本理应明白:美国为维系自身经济霸权、维护本国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以史为鉴,日本应好好想想,盲从美国,编织遏华谎言,阻碍中日合作,违反了国际经贸合作规则,最终损人也绝不会利己。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5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6
纺织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风险需防范
7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8
财政部印发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图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5国。
 

  2023年伊始,作为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的日本外交动作频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先后访问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5国。在这之前,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打前站”访问美国,在多个场合大肆渲染所谓“中国威胁”:不但撺掇G7今年采取协调行动,以防止中国对部分贸易伙伴施加的“经济胁迫”,试图“抱团”遏制中国;更是露骨地说:“我们可能需要做好准备,确定那些想要实施胁迫的国家的短板,然后在必要时采取反制措施”。

  日本高官在多个外交场合把“经济胁迫”挂在嘴边,是为了向盟友美国“表忠心”,还是为自己的野心“打掩护”?日本炒作“经济胁迫”背后的企图值得深究。

  梳理日本近来的国家战略调整可以发现,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与岸田政府强调的经济安保机制一脉相承。岸田政府强调经济安保,并首次将经济安保写入国家战略文件,为当前日本的内政外交的系列动作奠定基调。而中国一直是日本为推行经济安保举措设立的“假想敌”。2022年4月公布的日本新版《外交蓝皮书》强调,将强化日美、日澳以及日欧等经济安保合作,加快“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构建。同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通商白皮书》也提出,半导体、蓄电池等重要品种应降低对特定国家的依赖。日媒分析,此番西村康稔访美,考虑到“抗衡中国和俄罗斯”,美日将在半导体以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重要新兴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因此,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无疑是想让日本谋求经济安保师出有名,也让日美扩大经济安保领域合作顺理成章。

  观察日本一直以来的外交姿态,不难看出,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其实是顺着美国的遏华话术“鹦鹉学舌”。近年来,“经济胁迫”已成为一些美西方国家污蔑中国的惯用话语。最近,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在美欧高层对话上指责中国对他国进行“经济胁迫”。此前,G7会谈,美国频频拿中国“经济胁迫”说事。自视为美国铁杆盟友的日本,在担任G7轮值主席国期间,继续散布美西方炮制的涉华谎言,企图借此在遏华上有所作为,展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乍看上去,日本配合美国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既顾了面子,也抓了里子。然而,日本的这点操弄舆论的小心思,对于日本真正解决经济社会矛盾、提升国际声誉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

  根据日本工业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日本工业产出已连续3个月下降,陷入萎缩态势。据日媒分析,工业产出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传送带、起重机以及用于制造芯片和平板显示器的设备产量下降。除了工业产出“疲软”,日本贸易出口也陷入低迷。在此经济困境中,日本炒作中国“经济胁迫”,强行以所谓“安全”阻挠对华经贸、科技合作,企图与中国“脱钩”,表面上是对美国表了忠心,实际上不仅损害中日正常经贸往来,更损害本国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运行。

  作为美国“经济胁迫”曾经的受害者,日本理应明白:美国为维系自身经济霸权、维护本国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以史为鉴,日本应好好想想,盲从美国,编织遏华谎言,阻碍中日合作,违反了国际经贸合作规则,最终损人也绝不会利己。


01.jpg

热门推荐
最新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升级通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出口退税整合要求,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将进行升级调整。
五方面因素推动本轮人民币汇率大涨
11月22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强劲,日内分别最高触及7.1356、7.1330,处于4个月以来高位。
提升税收与金融协同共治水平
进一步提升税务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共商共治共享水平,不断加大税收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的力度
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受关注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四季度回暖可期 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除欧美国家外,非洲、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光伏和储能等新能源的需求开始不断攀升。”东方日升证券部副总监柴肖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8位部长重磅发声→
步入年尾,《经济日报》连续刊发权威访谈,采访8位部长,解读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一起来看↓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