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税收大数据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出门打车、酒店结账、观看演出等都可能开发票。对企业来说,发票记录了交易的商品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详细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千家万户、千厂万店的发票信息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座税收大数据“宝库”。

  发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出门打车、酒店结账、观看演出等都可能开发票。对企业来说,发票记录了交易的商品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详细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千家万户、千厂万店的发票信息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座税收大数据“宝库”。税收大数据是怎么采集、分析的?通过税收大数据,我们能看出经济发展的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到国家税务总局进行了采访。

  税收大数据具有覆盖经济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快、数据颗粒度细、记载经济活动准等特点

  5月的一天,广州香鳄王实业有限公司售出了567双皮鞋,收到仓库的出库清单后,公司财务人员陈群义立刻登录账号进入“增值税发票税控开票软件”系统,输入购货方“大连鸿恩之杰商贸有限公司”、数量“567双”、价税合计“101546元”等信息,随后记载着购货方信息、商品信息、数量、总价等内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生成完毕。接着,陈群义打印发票、盖上发票专用章,将这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寄给购货方。

  在企业开具发票、录入上述交易信息的同时,税务部门也将发票相关信息所反映出的有价值数据,进行汇集。

  “以增值税发票为例,数据的收集过程包括数据录入、数据集中、数据处理三个环节。”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副局长李志说,数据录入,即开票人通过税控设备录入购货方名称、购货方识别号、单价、数量等信息;数据集中,即纳税人开具的每一张发票、录入的每一个数据项会实时传输到企业所在的省级税务机关;数据处理,即把发票数据和其他涉税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关联和加工,为各地税务机关提供税收大数据支撑。

  在国家税务总局一间办公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实时显示的当日开票情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开票变化情况等。

  “税收大数据囊括企业、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反映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活动行为,覆盖市场主体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行业、地区、经济类型、规模等多个维度。”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赵连伟说。

  增值税发票记录了企业的每一笔交易,个税申报数据记录了个人的每一笔收入……“税收大数据详细记录了每一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增值税发票数据更是详细记载了纳税人的每一笔涉税交易行为。总的来看,税收大数据不仅覆盖经济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快,还具有数据颗粒度细(即数据细化和综合程度高)、记载经济活动准等特点。”赵连伟说,这些宝贵的数据在助力做好税收征管和优化税费服务的同时,可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当然,收集上来的数据只是“原材料”,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工”。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也就是将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剔除,保证入库数据的完整及时、准确一致。在此基础上,再对数据进行关联化处理,让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项与数据项之间贯通起来,如将企业开具的发票数据和企业定期申报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申报数据、企业出口退税数据等关联起来,就能发现数据的一致性或错误的地方。

  “仅仅数据层面的关联还不够,为了提升数据使用的效率,我们还要给不同数据打上标签。例如,是否是一般纳税人、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等。通过对数据标准化、数据之间关联化、数据标签化处理,我们就能对同一户纳税人、缴费人的信息进行关联集成,支持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运用。”李志说。

  挖掘税收大数据反映的经济规律和特征,打造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的经济分析产品

  经过深度“加工”的税收数据,就可用于归纳、分析,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研判经济形势。

  比如,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投入大、创新引擎动力足,这在税收大数据中得到充分印证。

  “现在,我们选择与高新技术产业标签相关的指标,提取4月份的数据,就可以形成数据集,然后与往年的数据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今年的变化情况。”李志一边操作,一边指着电脑屏幕上新生成的数据界面说:“你看,今年4月份,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两年平均增长18.9%。1至4月份企业采购光电仪器等科研设备同比增长45.8%,两年平均增长23%,其中,采购集成电路测试仪器、通信测量仪器和光学检测仪器及设备金额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1%、33%和23.1%……”

  再如,国内居民消费逐步回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税收大数据中也可见一斑。

  “通过税收大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基本生活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升级类消费增长迅速,线上消费仍然保持旺盛的活力。”赵连伟介绍说,比如4月份,食品饮料、服装等生活用品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3.6%和35.9%,钟表、保健医疗器材、照相器材、营养保健品零售同比分别增长77%、64.6%、56.5%和54%,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5%和32.9%。

  税收大数据,还能辅助相关部门对宏观经济运行作出分析,更好地开展管理和服务。

  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挖掘税收大数据反映的经济规律和特征,积极打造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的经济分析产品,重点做强常规税收分析、做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析、做精热点专题分析、做优政策效应分析。“比如,我们密切跟踪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又如,我们会科学统计税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效应分析,客观反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等。”赵连伟说。

  赵连伟表示,税务部门还坚持夯实统计标准基础,通过规范税收统计标准和口径,实现税收统计标准与国家统计标准的有效衔接,确保分析“说普通话”,而不是“说方言”。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变化及与经济运行数据的匹配关系,摸清税收数据规律,建立税收数据与经济指标的对应关系,确保分析内在逻辑准确。此外,还通过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确保分析结果客观、科学。

  借助税收大数据,让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政策落实更精准、税费服务更便捷

  “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个税汇算,信息都是自动代入的,只需动动手指点几下,几分钟就搞定,真的很方便!”河南文之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侯宁说。

  个税APP用起来如此便捷高效,离不开税收大数据的支持。“在年度汇算中,依托信息系统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税务部门提供申报表预填服务,就是纳税人登录APP确认身份后,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填报,纳税人一键‘确认’就行了,汇算效率大为提高,有力支撑了个税改革的成功实施。”李志说。

  税收大数据在优化税费服务方面大有作为——

  为企业“牵线搭桥”,让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税务部门运用增值税发票等税收大数据,开展多维度企业复工复产复销分析,并开发专门服务平台,利用税收数据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上下游、产供销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去年,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重点帮扶湖北企业与其他地区企业供需对接,有效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

  绘制帮扶“导向图”,让政策落实更精准。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中,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主动宣传辅导,实时跟踪监测,确保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搭建办税“高速路”,让税费服务更便捷。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实现了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操作“掌上可行”,214项办税缴费事项、90%以上的企业纳税人业务可通过网上办理,其中纳税申报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9%以上。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

  李志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推进执法、服务、监管的系统优化,实现业务流程、制度规范、信息技术、数据要素、岗责体系的一体化融合升级,实现税收改革创新从渐进式到体系性集成的重大突破,全力助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下一步,还将持续推进技术、业务、组织三大变革,围绕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建成四个新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4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5
扩散周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6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5月27日)
7
保持高压严打 遏制虚开骗税猖獗势头
8
数据折射民营企业外贸活力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税收大数据服务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发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出门打车、酒店结账、观看演出等都可能开发票。对企业来说,发票记录了交易的商品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详细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千家万户、千厂万店的发票信息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座税收大数据“宝库”。
 

  发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出门打车、酒店结账、观看演出等都可能开发票。对企业来说,发票记录了交易的商品服务名称、数量、金额等详细信息,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千家万户、千厂万店的发票信息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一座税收大数据“宝库”。税收大数据是怎么采集、分析的?通过税收大数据,我们能看出经济发展的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到国家税务总局进行了采访。

  税收大数据具有覆盖经济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快、数据颗粒度细、记载经济活动准等特点

  5月的一天,广州香鳄王实业有限公司售出了567双皮鞋,收到仓库的出库清单后,公司财务人员陈群义立刻登录账号进入“增值税发票税控开票软件”系统,输入购货方“大连鸿恩之杰商贸有限公司”、数量“567双”、价税合计“101546元”等信息,随后记载着购货方信息、商品信息、数量、总价等内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生成完毕。接着,陈群义打印发票、盖上发票专用章,将这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寄给购货方。

  在企业开具发票、录入上述交易信息的同时,税务部门也将发票相关信息所反映出的有价值数据,进行汇集。

  “以增值税发票为例,数据的收集过程包括数据录入、数据集中、数据处理三个环节。”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副局长李志说,数据录入,即开票人通过税控设备录入购货方名称、购货方识别号、单价、数量等信息;数据集中,即纳税人开具的每一张发票、录入的每一个数据项会实时传输到企业所在的省级税务机关;数据处理,即把发票数据和其他涉税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关联和加工,为各地税务机关提供税收大数据支撑。

  在国家税务总局一间办公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实时显示的当日开票情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开票变化情况等。

  “税收大数据囊括企业、个人等经济活动主体,反映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经济活动行为,覆盖市场主体从设立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包括行业、地区、经济类型、规模等多个维度。”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赵连伟说。

  增值税发票记录了企业的每一笔交易,个税申报数据记录了个人的每一笔收入……“税收大数据详细记录了每一个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增值税发票数据更是详细记载了纳税人的每一笔涉税交易行为。总的来看,税收大数据不仅覆盖经济领域全、反映经济活动快,还具有数据颗粒度细(即数据细化和综合程度高)、记载经济活动准等特点。”赵连伟说,这些宝贵的数据在助力做好税收征管和优化税费服务的同时,可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当然,收集上来的数据只是“原材料”,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加工”。

  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也就是将错误或不完整的数据剔除,保证入库数据的完整及时、准确一致。在此基础上,再对数据进行关联化处理,让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项与数据项之间贯通起来,如将企业开具的发票数据和企业定期申报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申报数据、企业出口退税数据等关联起来,就能发现数据的一致性或错误的地方。

  “仅仅数据层面的关联还不够,为了提升数据使用的效率,我们还要给不同数据打上标签。例如,是否是一般纳税人、是否是高新技术企业等。通过对数据标准化、数据之间关联化、数据标签化处理,我们就能对同一户纳税人、缴费人的信息进行关联集成,支持更大范围、更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运用。”李志说。

  挖掘税收大数据反映的经济规律和特征,打造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的经济分析产品

  经过深度“加工”的税收数据,就可用于归纳、分析,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研判经济形势。

  比如,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投入大、创新引擎动力足,这在税收大数据中得到充分印证。

  “现在,我们选择与高新技术产业标签相关的指标,提取4月份的数据,就可以形成数据集,然后与往年的数据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今年的变化情况。”李志一边操作,一边指着电脑屏幕上新生成的数据界面说:“你看,今年4月份,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两年平均增长18.9%。1至4月份企业采购光电仪器等科研设备同比增长45.8%,两年平均增长23%,其中,采购集成电路测试仪器、通信测量仪器和光学检测仪器及设备金额两年平均分别增长41%、33%和23.1%……”

  再如,国内居民消费逐步回暖、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税收大数据中也可见一斑。

  “通过税收大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基本生活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升级类消费增长迅速,线上消费仍然保持旺盛的活力。”赵连伟介绍说,比如4月份,食品饮料、服装等生活用品零售同比分别增长43.6%和35.9%,钟表、保健医疗器材、照相器材、营养保健品零售同比分别增长77%、64.6%、56.5%和54%,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零售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5%和32.9%。

  税收大数据,还能辅助相关部门对宏观经济运行作出分析,更好地开展管理和服务。

  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挖掘税收大数据反映的经济规律和特征,积极打造权威性强、可信度高的经济分析产品,重点做强常规税收分析、做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分析、做精热点专题分析、做优政策效应分析。“比如,我们密切跟踪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又如,我们会科学统计税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效应分析,客观反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等。”赵连伟说。

  赵连伟表示,税务部门还坚持夯实统计标准基础,通过规范税收统计标准和口径,实现税收统计标准与国家统计标准的有效衔接,确保分析“说普通话”,而不是“说方言”。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变化及与经济运行数据的匹配关系,摸清税收数据规律,建立税收数据与经济指标的对应关系,确保分析内在逻辑准确。此外,还通过采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确保分析结果客观、科学。

  借助税收大数据,让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政策落实更精准、税费服务更便捷

  “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个税汇算,信息都是自动代入的,只需动动手指点几下,几分钟就搞定,真的很方便!”河南文之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侯宁说。

  个税APP用起来如此便捷高效,离不开税收大数据的支持。“在年度汇算中,依托信息系统和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税务部门提供申报表预填服务,就是纳税人登录APP确认身份后,相关信息自动生成、填报,纳税人一键‘确认’就行了,汇算效率大为提高,有力支撑了个税改革的成功实施。”李志说。

  税收大数据在优化税费服务方面大有作为——

  为企业“牵线搭桥”,让产业链供应链更畅通。税务部门运用增值税发票等税收大数据,开展多维度企业复工复产复销分析,并开发专门服务平台,利用税收数据为企业牵线搭桥,引导上下游、产供销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去年,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重点帮扶湖北企业与其他地区企业供需对接,有效助力湖北企业复工复产。

  绘制帮扶“导向图”,让政策落实更精准。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中,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缴费人,主动宣传辅导,实时跟踪监测,确保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搭建办税“高速路”,让税费服务更便捷。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实现了政策“码上可知”、咨询“线上可答”、业务“网上可办”、操作“掌上可行”,214项办税缴费事项、90%以上的企业纳税人业务可通过网上办理,其中纳税申报业务网上办理率达99%以上。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

  李志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推进执法、服务、监管的系统优化,实现业务流程、制度规范、信息技术、数据要素、岗责体系的一体化融合升级,实现税收改革创新从渐进式到体系性集成的重大突破,全力助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下一步,还将持续推进技术、业务、组织三大变革,围绕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建成四个新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热门推荐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