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骗税动态
分享
油款收入“耍花招”背后的“神操作”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作者: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件。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件。经查,2022年至2024年,该加油站通过清除加油站管理系统数据、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加油款,结算后转至个人银行账户等手段隐匿销售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款126.93万元。2025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该加油站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16.91万元。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收入异常,大量油款去哪了?

  2025年1月,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在开展税收大数据分析时发现,辖区内一家名为“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加油站,所申报的油品销售数据存在异常。数据显示,该加油站日销油品数量4-5吨,按照市场对外挂牌零售价格计算,日均销售额应在4万元左右,但该加油站2023年度申报的销售收入仅为日均1.8万元。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大量的油款去哪了?抱着这一怀疑,该局风险分析人员综合同区域、同行业、同时期的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该加油站“其他应付款”科目存在大额挂账,甚至超过营业收入。据此,该局初步判断企业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滞后申报等涉税风险。

  数据缺失,真实业务藏“码”上

  为进一步查明真相,该局检查人员对该加油站进行了实地核查。然而,检查人员抵达现场后,却发现该加油站液位仪中的油品入库数据、前台收银电脑及三台办公电脑的数据均已清空。财务所用电脑中的储存文件,以及现场发现的U盘中,仅有两个月的油站管理平台数据,且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验证。

  在难以掌握真实数据的情况下,该局检查人员采取谈话问询、数据核验、外部调查等方式核实该加油站经营管理情况。在交谈过程中,该加油站负责人坚称“生意不好,数据无误”,调查一度陷入困境。

  但随着问询的深入,检查人员发现多位加油站员工胸前工牌的背后都有一个“收款码”,这个“码”是谁的?干什么用的?“这是客户加油时电子支付用的。”员工的回答让检查人员眼前一亮。于是,检查人员通过扫码发现,该“收款码”所对应的收款商家为一家农产品收购部,并非加油站的公账。

  带着这一问题,检查人员再次约谈该加油站负责人。该负责人先是辩称“收款码”与加油站经营无关,但是当检查人员拿出“二维码”的开户信息、流水记录等相关证据后,该负责人最终承认是自己安排加油站员工办理农产品收购部登记并开设员工个人银行账户,目的是设立账外收款渠道、隐匿销售收入。至此,该加油站通过个人银行卡收款码收取购油款,隐匿收入的违法手段就此浮出水面。

  多维取证,收入“花招”被破解

  确认加油站的主要违法手段后,该局检查人员依法调取了近年来该加油站“收款码”对应银行账户及对公账户的银行流水,并依托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依法调取了该加油站部分会员消费数据,取得了相关移送数据的司法鉴定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该局检查人员理清了该加油站“个人银行账号收款——部分收款转入对公账户——通过对公账户购油”的资金运转链条,并结合该加油站经营模式的特点,对油品的出入库情况与资金流向进行匹配分析,最终还原了该加油站的实际经营状况,查清了其隐匿销售收入的违法事实。经查实,该加油站共隐匿销售收入908.49万元,造成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款合计126.93万元。

  面对税务检查人员出示的证据,该加油站负责人仍辩称相关数据与其经营实际不符。检查人员耐心讲解有关政策规定及法律后果,最终其承认了隐匿收入的税收违法行为,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加油站的违法行为,作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16.91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七个账户轮流收款 高库存疑点终被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潞城市雨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偷税案件。

  • “个人账户”巧变“藏钱罐”“移花接木”终被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泰州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泰州市姜堰区胜利加油站偷税案件。

  • “消失”油款背后的“隐秘”操作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九江市浔西能源有限公司经开区加油站偷税案件。

  • 税务部门再曝光6起加油站偷税案件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加油站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维护法治公平的税收秩序。

  • 识破“阴阳合同” 厘清真实交易收入

    约谈期间,涉案人员虽然承认曾签署过交易价格远大于申报金额的交易协议,但其随后又称,经过多轮“砍价”后,最后的实际交易价格要低得多,并拿出了相关转账凭证。涉案人员提供的情况可信吗?该项股权交易价格究竟是多少?

  • “头部”主播的“零报税”玄机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湖南颜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络主播管理机构,即MCN机构)涉税违法案件

热门文章
1
骗取出口退税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2
落实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大家谈
3
商贸公司低值高报 出口廉价服装骗税两百余万
4
六部门解读联合打击虚开骗税新行动
5
陕西警税协作告破虚开发票案
6
购进黄金卖出铜? 税警揭开惊人骗局
7
千里寻“貂”揭骗局
8
一起虚开发票人实名举报的税案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骗取出口退税罪典型案例及解析
2
落实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大家谈
3
商贸公司低值高报 出口廉价服装骗税两百余万
油款收入“耍花招”背后的“神操作”
国家税务总局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件。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偷税案件。经查,2022年至2024年,该加油站通过清除加油站管理系统数据、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取加油款,结算后转至个人银行账户等手段隐匿销售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款126.93万元。2025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该加油站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16.91万元。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收入异常,大量油款去哪了?

  2025年1月,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在开展税收大数据分析时发现,辖区内一家名为“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加油站,所申报的油品销售数据存在异常。数据显示,该加油站日销油品数量4-5吨,按照市场对外挂牌零售价格计算,日均销售额应在4万元左右,但该加油站2023年度申报的销售收入仅为日均1.8万元。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大量的油款去哪了?抱着这一怀疑,该局风险分析人员综合同区域、同行业、同时期的纳税申报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该加油站“其他应付款”科目存在大额挂账,甚至超过营业收入。据此,该局初步判断企业可能存在隐匿销售收入、滞后申报等涉税风险。

  数据缺失,真实业务藏“码”上

  为进一步查明真相,该局检查人员对该加油站进行了实地核查。然而,检查人员抵达现场后,却发现该加油站液位仪中的油品入库数据、前台收银电脑及三台办公电脑的数据均已清空。财务所用电脑中的储存文件,以及现场发现的U盘中,仅有两个月的油站管理平台数据,且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验证。

  在难以掌握真实数据的情况下,该局检查人员采取谈话问询、数据核验、外部调查等方式核实该加油站经营管理情况。在交谈过程中,该加油站负责人坚称“生意不好,数据无误”,调查一度陷入困境。

  但随着问询的深入,检查人员发现多位加油站员工胸前工牌的背后都有一个“收款码”,这个“码”是谁的?干什么用的?“这是客户加油时电子支付用的。”员工的回答让检查人员眼前一亮。于是,检查人员通过扫码发现,该“收款码”所对应的收款商家为一家农产品收购部,并非加油站的公账。

  带着这一问题,检查人员再次约谈该加油站负责人。该负责人先是辩称“收款码”与加油站经营无关,但是当检查人员拿出“二维码”的开户信息、流水记录等相关证据后,该负责人最终承认是自己安排加油站员工办理农产品收购部登记并开设员工个人银行账户,目的是设立账外收款渠道、隐匿销售收入。至此,该加油站通过个人银行卡收款码收取购油款,隐匿收入的违法手段就此浮出水面。

  多维取证,收入“花招”被破解

  确认加油站的主要违法手段后,该局检查人员依法调取了近年来该加油站“收款码”对应银行账户及对公账户的银行流水,并依托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依法调取了该加油站部分会员消费数据,取得了相关移送数据的司法鉴定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该局检查人员理清了该加油站“个人银行账号收款——部分收款转入对公账户——通过对公账户购油”的资金运转链条,并结合该加油站经营模式的特点,对油品的出入库情况与资金流向进行匹配分析,最终还原了该加油站的实际经营状况,查清了其隐匿销售收入的违法事实。经查实,该加油站共隐匿销售收入908.49万元,造成少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款合计126.93万元。

  面对税务检查人员出示的证据,该加油站负责人仍辩称相关数据与其经营实际不符。检查人员耐心讲解有关政策规定及法律后果,最终其承认了隐匿收入的税收违法行为,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税务总局株洲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该加油站的违法行为,作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16.91万元的处理处罚决定。目前,涉案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均已追缴入库。


热门推荐
七个账户轮流收款 高库存疑点终被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长治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潞城市雨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偷税案件。
“个人账户”巧变“藏钱罐”“移花接木”终被查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泰州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依法查处了泰州市姜堰区胜利加油站偷税案件。
“消失”油款背后的“隐秘”操作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第三稽查局依法查处了九江市浔西能源有限公司经开区加油站偷税案件。
税务部门再曝光6起加油站偷税案件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加油站偷逃税等违法行为,维护法治公平的税收秩序。
识破“阴阳合同” 厘清真实交易收入
约谈期间,涉案人员虽然承认曾签署过交易价格远大于申报金额的交易协议,但其随后又称,经过多轮“砍价”后,最后的实际交易价格要低得多,并拿出了相关转账凭证。涉案人员提供的情况可信吗?该项股权交易价格究竟是多少?
“头部”主播的“零报税”玄机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依法查处湖南颜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络主播管理机构,即MCN机构)涉税违法案件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