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出公告,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
随着2025年走进尾声,明年的新能源汽车到底怎么补贴备受关注。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出公告,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
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对比之前的政策,这份2025年第24号公告主要针对2026至2027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在技术门槛上进行了显著的提升,核心变化是引入了更新的国家标准,对车辆的能耗和续航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其中,纯电方面,百公里电耗不高于GB36980.1—2025的限值。
插混(含增程)方面,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电量保持模式中,油耗需低于GB 19578限值的 70%~75%;在电量消耗模式中,电耗需低于GB 36980.1限值的 140%~145%。
新要求还提出,不符合本公告要求、拟列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的车型,应在2025年12月12日之前完成申报。
这次政策调整引用了新的国家标准,即《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GB 36980.1—2025):这是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它于2025年5月发布,并将在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发动机增程技术提升,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同时,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新要求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赢。”崔东树说道。
《强制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实施办法》适用于自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之日起满三年未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的公司,有助于及时清理实际上已不能开展经营活动的“名存实亡”的经营主体。
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在查处违法、倡导守法、保护合法中,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着力营造诚信纳税、合规经营的良好生态。
今年10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简称《规定》)有关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将首次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
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聚焦突出问题,新增小型微型企业破产程序的特别规定、合并破产等四大章,增加破产工作协调机制,优化重整相关制度等,尽管部分细则还有完善的空间,但总体来看,修改幅度很大,亮点很多。
随着2025年走进尾声,明年的新能源汽车到底怎么补贴备受关注。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出公告,调整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明确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有关技术要求调整等情况。
2026年1月1日起,列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本公告要求。2026年1月1日(含)起,在2026年及以后生效的《减免税目录》发布后,购置列入《减免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可按规定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对比之前的政策,这份2025年第24号公告主要针对2026至2027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在技术门槛上进行了显著的提升,核心变化是引入了更新的国家标准,对车辆的能耗和续航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其中,纯电方面,百公里电耗不高于GB36980.1—2025的限值。
插混(含增程)方面,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电量保持模式中,油耗需低于GB 19578限值的 70%~75%;在电量消耗模式中,电耗需低于GB 36980.1限值的 140%~145%。
新要求还提出,不符合本公告要求、拟列入2026年第1期《减免税目录》的车型,应在2025年12月12日之前完成申报。
这次政策调整引用了新的国家标准,即《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GB 36980.1—2025):这是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它于2025年5月发布,并将在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调整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发动机增程技术提升,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同时,通过提高技术门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
“新要求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扩大市场的同时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双赢。”崔东树说道。